藝活誌
PAR / 第284期 / 專題
劇場運動迷 奧運看什麼?
熱鬧開幕式之後,正式賽事啟動,運動迷的血液開始準備沸騰!愛運動又愛看運動的劇場運動迷——做過籃球夢的編舞家陳武康,愛看網球迷費德勒的劇場演員王安琪,從小參加桌球隊的劇場演員劉亭妤,在奧運這樣的體育超級盛會中,將追著哪些項目喊加油?
PAR / 第284期 / 藝@展覽
巧手泥塑戲劇時刻 「翁仔屏」的舞台世界
現正在國立歷史博物館展出的「偶陶畫戲:潮汕彩繪翁仔屏泥塑展」,展出近兩百四十件潮汕彩繪陶偶,組出四十一組故事屏,這些「翁仔屏」指的是一屏一屏成對、或是成組為主題的陶偶人物作品,每「屏」取自戲劇中最經典或最為人熟知的一幕。從其精雕細琢的程度,可看出製作者對戲劇的喜愛,才能精準掌握劇中要角的神情姿態,繼而捏塑出如此巧緻的陶塑藝術。
PAR / 第284期 / 藝@電影
浪漫七夕 愛情電影相隨
牛郎織女一年一度相會的七夕之日,也是戀愛中男女相約慶祝的東方情人節,這個時候手牽手去看愛情電影,最適合也不過!各式各樣的戀情——長短腳之戀、異地三角戀、婚前才遇真心戀、婚後才遇異地戀、師生禁忌懸疑戀……盡在大銀幕上,讓情人們共同分享。
PAR / 第284期 / 藝@CD
收藏 一乘以三的藝術
說祖克曼是難得一見的全方位音樂家,一點也不為過。他的才華過人,無論是小提琴、中提琴、室內樂演奏、指揮乃至音樂教育,都實至名歸並且備受推崇。他卓越的音樂成就,令其他人難以望其項背,現在透過他的大全集,樂迷就可以收藏他在不同角色上發出的聲音,雋永低迴……
PAR / 第284期 / 藝@書
緩慢 一種生命的哲學
導演蔡明亮以獨特的長鏡頭,緩慢與沉默的影像,奠立其獨特的電影美學,而這樣的時間性思考,在電影研究者林松輝眼中,不僅標誌著個人美學風格的塑立,實也對應著當代「緩慢電影」的發展。從林松輝《蔡明亮與緩慢電影》一書對緩慢哲學歷史化及相關反速度論述的討論,讀者更能理解蔡明亮如何從前期的鏡頭語言,逐步陷入更靜止和更沉默的影像時間,終至宣稱,將不再拍攝劇情電影。
PAR / 第283期 / 專欄 Viewfinder
呷一口,好眠
電視和電影比較起來,電影更接近閱讀。就算電視劇也是說故事,它的章節分段,總不似電影來得簡潔精煉。對白是電視劇的殺手鐧。氣氛的營造,意象的呈現,還有布局的建構,卻是一部電影高下立見的關鍵所在,而當中沒有一項不與「時間如何被巧妙濃縮,思想與情感空間又如何被開天闢地」有關。故此,電影讓觀看的人更主動,到一個地步,它可以是一個我們還未入睡,但已開始在做的夢。
PAR / 第283期 / 專題
喔,海~喲!台下的消暑時光
熱嗎? 那還用說! 去哪? 去海邊! 喔,海~喲! 是那麼近又那麼遠, 近得包圍了這島嶼四面, 遠得在生活裡不可多見。 卸了妝、下了台 舞台上的人兒衝浪、沉潛、觀海、戲水…… 照樣無一不來 靜靜等待時機,就為站上浪頭; 勤加練習泳技,只想克服恐懼; 內心衝動難耐,定要朝海狂奔。 潮起之後會有潮落, 大浪小浪不一定有其脈絡, 海是如此險惡、如此令人著迷、 如此廣闊無垠、如此充滿魔力。 試著跟海討教,向水學習, 從浪裡懂謙卑,在深海定下心, 或只是任其拍撫身體, 與海靜處,忘卻煩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