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總編輯的話 Editorial
專欄 Columns
- 演員的庫藏記憶
- 講古—舞思舞想
- 一字一劇場
城市藝波 Cities & Arts
編輯精選 PAR Choice
藝號人物 People
- 波蘭鋼琴家安德諧夫斯基 喧囂中的犀利獨到 / 文字 顏華容 鋼琴家 / 24
- 作曲家李哲藝 演奏 讓屬於台灣的音樂生根 / 文字 李秋玫 / 28
- 劇場演員范瑞君 外在千變萬化 內裡堅韌務實 / 文字 陳茂康 / 32
封面故事 Cover Story
- 潮騷洶湧,只為那「缺」的追尋 《潮》排練場側記 / 文字 李時雍 / 38
- 專訪無垢舞蹈劇場藝術總監林麗珍 把故事說完,就是我最後的作品 / 採訪 張懿文、李時雍 文字 張懿文 / 48
即將上場 Preview
焦點專題(一) Focus
- 誰是沃爾夫? 誰怕沃爾夫? / 文字 本刊編輯部 / 64
- 雨果.沃爾夫 以音樂雕琢詩詞的煉金師 / 文字 張瑋珊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音樂學碩士 / 66
- 無法「言說」的視覺達達遊樂場 赫伯特.弗里茲與《誰怕沃爾夫?》 / 文字 耿一偉 臺北藝術節藝術總監 / 70
企畫特輯 Special
演出評論 Review
四界看表演 Stage Viewer
- 女性視角 改寫希臘神話 凱蒂.米契爾執導葉利尼克《陰影(尤麗狄絲說)》 / 文字 廖俊逞 / 82
- 夢,是每個人的光 泰國導演阿比查邦.韋拉斯塔古的《熱房》 / 文字 王世偉 巴黎第三大學劇場藝術博士 / 84
企畫特輯 Special
藝視窗 News
藝活誌 Behind Curtain
- 專欄 Viewfinder
特別企畫(一) Feature
- 2017預知表演備忘錄 / 文字 本刊編輯部 / 117
- 3月重點節目與注目焦點 / 文字 本刊編輯部 / 120
- 4月重點節目與注目焦點 / 文字 本刊編輯部 / 121
- 5月重點節目與注目焦點 / 文字 本刊編輯部 / 122
- 6月重點節目與注目焦點 / 文字 本刊編輯部 / 123
- 7月重點節目與注目焦點 / 文字 本刊編輯部 / 124
- 8月重點節目與注目焦點 / 文字 本刊編輯部 / 125
- 9月重點節目與注目焦點 / 文字 本刊編輯部 / 126
- 10月重點節目與注目焦點 / 文字 本刊編輯部 / 127
- 11月重點節目與注目焦點 / 文字 本刊編輯部 / 128
- 12月重點節目與注目焦點 / 文字 本刊編輯部 / 129
- 今年我想看: 四把椅子劇團《叛徒馬密可能的回憶錄》 蘇文琪《全然的愛與真實》 法朵天王卡曼尼 / Pierre-Yves Baubry 博磊 「Lettres de Taïwan 台灣文學」網站創辦人 / 130
- 今年我想看: 我城劇場《請你閉嘴!》 凱蒂.米契爾《茱莉小姐》 楊景翔演劇團《女僕》 / 文字 林書宇 電影導演 / 130
- 今年我想看: TIFA《大兵的故事》 白建宇鋼琴獨奏會 浦契尼歌劇之女英雄記事簿 / 文字 周凡夫 香港樂評人 / 131
- 今年我想看: 阿芙蒂耶娃演奏會 《混沌身響》 《狼與一位名叫東郭的人》 / 文字 白斐嵐 劇場文字工作者 / 131
- 今年我想看: 柏林劇團與羅伯.威爾森《彼得潘》 漂浪子宮劇團《異形三姊妹 Different Shape》 無垢舞蹈劇場《潮》 / 文字 陳恆輝 香港劇場導演 / 132
- 今年我想看: 二分之一Q劇場《流光似夢》 窮劇場《親密》 盜火劇團《吉卜拉》 / 文字 施如芳 編劇 / 132
- 今年我想看: 泰武古謠傳唱與佳興部落《太陽的女兒》 羅莎舞團《時間的漩渦》 《李天祿的四個女人》 / 文字 陳惠湄 長笛演奏家、巴黎索邦大學音樂學博士 / 133
- 今年我想看: 《叛徒馬密可能的回憶錄》 《少年金釵男孟母》 《手札計畫二部曲:異地共存》 / 文字 黃蘭貴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藝術行政與管理研究所助理教授 / 133
- 今年我想看: 《混沌身響》 風乎舞雩跨領域創作聚團《開與關國際跨國製作—「1+1計畫」》 「革命遊戲」系列作品第三部《少數民族》 / 文字 黎美光 即興舞蹈家 / 134
- 今年我想看: 凱蒂.米契爾x柏林列寧廣場劇院《茱莉小姐》 奧利佛.杜波伊斯《悲.慾》 莎士比亞的妹妹們的劇團《重考時光》 / 文字 魏如萱 創作歌手 / 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