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總編輯的話 Editorial
專欄 Columns
- 演員的庫藏記憶
- 講古—舞思舞想
- 一字一劇場
城市藝波 Cities & Arts
編輯精選 PAR Choice
藝號人物 People
特別企畫(一) Feature
- 《奧塞羅》重裝上陣 穿透影像與劇場的激情 瞄準 伊沃.凡.霍夫&阿姆斯特丹劇團 / 文字 本刊編輯部 / 38
- 挑戰極端的戲劇激情 阿姆斯特丹劇團藝術總監伊沃.凡.霍夫 / 文字 耿一偉 臺北藝術節藝術總監 / 40
- 荷蘭第一大劇團 阿姆斯特丹劇團 讓前衛成為主流 / 文字 廖俊逞 / 43
- 莎士比亞的當代之聲 凡.霍夫的文本取材與詮釋 / 文字 Thijs Oudenhooven 倫敦皇家中央與演說戲劇學院碩士 翻譯 林大貂 / 44
- 經典電影舞台再現 追探永恆議題 凡.霍夫劇場中的電影改編 / 文字 Thijs Oudenhooven倫敦皇家中央演說與戲劇學院碩士 翻譯 林大貂 / 48
- 揭露赤裸人性 挑逗偷窺、同謀的罪惡 凡.霍夫的多媒體劇場 / 文字 林冠吾 柏林自由大學表演藝術文化交織國際研究中心(IRC)研究會員 / 50
- 專訪阿姆斯特丹劇團藝術總監 伊沃.凡.霍夫 挑戰最極端、最美也最親密的演出 / 文字 Thijs Oudenhooven倫敦皇家中央與演說戲劇學院碩士 翻譯 林大貂 / 54
- 專訪舞台設計師楊.維斯維爾德 讓演員與觀眾一起創造新的真實 / 文字 林冠吾 柏林自由大學表演藝術文化交織國際研究中心(IRC)研究會員 / 58
- 《奧塞羅》 排他主義的現代寫照 / 文字 Thijs Oudenhooven倫敦皇家中央與演說戲劇學院碩士 翻譯 林大貂 / 62
企畫特輯 Special
即將上場 Preview
特別企畫(二) Feature
- 2014-2015全球樂季導聆(下)—國際篇 / 文字 本刊編輯部 / 79
- 英美 在藝術與票房間找平衡 絞盡腦汁吸引新樂迷 / 文字 王世強 愛樂電台「音樂線上」節目主持人 / 80
- 德奧 各大首席指揮開起高峰會 柏林愛樂上演盟主爭霸戰 / 文字 邱秀穎 柏林自由大學音樂學碩士 / 84
- 法國 歌劇院推出驚豔製作 主題包裝用心召喚樂迷 / 文字 賴家鑫 樂評人 / 88
- 亞洲 夢幻節目不再遙不可及 邀訪名團也要賣力扎根 / 文字 林仁斌 樂團指揮、長笛演奏家、樂評人 / 92
演出評論 Review
話題追蹤 Follow-ups
- 用藝術打造一把通行世界的鑰匙 專訪文化部長龍應台談「表演藝術海外播種計畫」 / 文字 盧家珍 / 104
- 開創先鋒 打造全民的國家表演藝術中心 專訪國家表演藝術中心董事長陳國慈 / 文字 李秋玫 / 108
聚光燈下 In the Spotlight
四界看表演 Stage Viewer
- 在藝術的故鄉 建構未來的亞洲文化中心 韓國光州「亞洲文化城市」計畫 / 文字 李秋玫 / 114
- 透過「阿卡貝拉」 串起滿滿感動 在韓國光州看第四屆「唱響亞洲音樂節」 / 文字 李秋玫 / 116
- 消遁的主體與荒誕的生命 看香港話劇團《三個高女人》、《安.非她命》 / 文字 林克歡 中國戲劇學者 / 118
- 舞出歌劇的「弦外之音」 導演如何運用舞蹈元素詮釋抒情歌劇 / 文字 沈雕龍 柏林自由大學音樂學博士 / 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