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總編輯的話 Editorial
專欄 Columns
- 演員的庫藏記憶
- 講古—舞思舞想
- 一字一劇場
城市藝波 Cities & Arts
編輯精選 PAR Choice
藝號人物 People
焦點專題(一) Focus
- 從新的角度 攀越另一頁風景 專訪國家交響樂團音樂總監呂紹嘉 / 文字 李秋玫 整理 黃思瑋、徐珞玹 / 28
- 滿滿「新」意 帶著樂迷一起前進 / 文字 李秋玫 / 32
企畫特輯 Special
即將上場 Preview
企畫特輯 Special
特別企畫(一) Feature
- 薩克斯風.金色狂潮 / 文字編輯部 / 41
- 關於薩克斯風的天才十問 / 文字整理 王婧、徐珞玹 / 42
- 風潮曾起落 當下燦爛中探問未來 / 文字 張坤德 薩克斯風演奏家 / 46
- 稻禾畔的金色奇蹟 張連昌與薩克斯風的故事 / 文字 李秋玫 / 48
- 大衛.山契斯 文化混融中 找到獨特自我 / 文字 李承育 台北爵士大樂團指揮 / 54
- 兩廳院夏日爵士派對 裡應外合一起搖擺 / 文字 李秋玫 / 58
演出評論 Review
新藝見/新銳藝評
企畫特輯 Special
藝次元曼波 HEART to HEART
特別企畫(二) Feature
- 直擊!東京小劇場 What’s Going on in Tokyo? / 文字 編輯部 / 73
- 年輕人前仆後繼 興旺中瞥見客群危機 東京小劇場現況概述 / 文字 李建隆 / 74
- 藝術節與競賽 綻放創意星光 / 文字 李建隆 / 78
- 「第三世代」當家 打造獨特戲劇語言 / 文字 林于竝 臺北藝術大學戲劇系專任副教授 / 82
- 五色繽紛各顯神通 劇院策展秀出品味 / 文字 李建隆 / 86
- 情報網超便利 琳瑯滿目等你來 / 文字 李建隆 / 88
- 從投入到淡出 一個東京「前」劇場人的歷程 / 文字 李建隆 / 92
- 專訪日本青年團導演 平田織佐:年輕導演要多看戲、多戀愛、多旅行 / 文字 李建隆 / 96
- 機器人の戲 反思人類社會 / 文字 廖俊逞 / 98
- 安靜戲劇中的機器人救贖 關於《三姊妹─人形機器人版》 / 文字 廖俊逞 / 100
兩廳院櫥窗 Hot at NTCH
聚光燈下 In the Spotlight
企畫特輯 Special
藝視窗 News
藝活誌 Behind Curtain
企畫特輯 Special
藝活誌 Behind Curtain
節目掃描 Performance schedule
紀念大師 In Memoriam
- 李國修 1955.12.30~2013.7.2 / 整理 鄒欣寧 / 135
- 我的「小丑」兄弟 / 口述 金士傑 整理 朱安如 / 136
- 國修,我也愛你! / 文字 陳玉慧 / 138
- 我還在等待悲傷真正湧現的那一天 / 口述 紀蔚然 整理 陳琡分 / 140
- 我的劇場設計老師李國修 / 口述 曾蘇銘 資深舞台設計,與屏風合作十四年、廿多部戲 整理 許雁婷 / 142
- 國修老師給我的6個劇場筆記 / 文字 李琬玲 燈光設計師、現任雲門舞集技術總監 / 143
- 把你訓練成我的對手 / 口述 黃致凱 屏風表演班行政部製作課演藝組導演 整理 許雁婷 / 144
- 父親一樣的師父 / 口述 黃毓棠 李國修第一位拜師入門女弟子,現任屏風表演班助理藝術總監 整理 許雁婷 / 145
- 從「表演」出發的編導思維 / 文字 王友輝 台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副教授 / 146
- 為台灣人說故事,繼續…… / 文字 許雁婷 / 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