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焦點
- 成功的京劇探索 甘肅京劇團《夏王悲歌》、《原野》 / 文字 徐亞湘(中國文化大學戲劇系影劇組講師) / 4
- 《夏王悲歌》的創新原則 / 文字 陳薪伊(大陸國家一級導演) / 4
- 一曲貫串全劇 / 文字 朱紹玉(大陸國家一級作曲家) / 6
- 身體與聲音的愛戀關係 從「鬼太鼓」談聲音的象徵性 / 文字 王墨林(身體氣象館負責人) / 8
- 天才與瘋狂的交界 舒曼作品39 / 文字 金慶雲(聲樂家) / 10
- 紅花還是綠葉 音樂伴奏的角色定位 / 文字 錢麗安(本刊編輯) / 12
- 春暧花開,雲門獻祭 雲門舞集與台北市立交響樂團合演「雙演春之祭」 / 文字 吳碧容(舞蹈工作者) / 14
- 貓捉老鼠上天下地縱古貫今 / 文字 邱瓊瑤(劇場工作者) / 16
- 切換在寫實與幻境之間 / 文字 張維文(《曹丕與甄宓》舞台設計) / 18
- 邀文學起舞 劉鳳學的《曹丕與甄宓》 / 文字 康來新(中央大學中文系敎授) / 18
- 一場充滿鬥爭的人類悲運 / 文字 葉錦添(《曹丕與甄宓》服裝設計) / 20
特別企畫(一) Feature
- 童顏童語 / 文字 本刊編輯部 / 23
- 與母親的紗巾漫舞──劉鳳學 / 文字 劉鳳學(新古典舞團藝術總監) / 24
- 音樂是一輩子的興趣──陳國慈 / 文字 謝韻雅(本刊編輯) / 25
- 星夢飛舞──羅曼菲 / 採訪整理 林亞婷(本刊編輯) / 26
- 紅著長大的安安──楊麗花 / 文字 胡惠禎(本刊編輯) / 27
- 不愛唸書,愛上台──王海玲 / 文字 胡惠禎(本刊編輯) / 28
- 蝴蝶牌口琴的悠悠時光──朱宗慶 / 採訪整理 錢麗安(本刊編輯) / 29
- 在天堂中成長的天使──賴英里 / 採訪整理 錢麗安(本刊編輯) / 30
- 吿別棒球夢──李國修 / 文字 史玉琪(特約採訪) / 31
- 一粒不安的種子──王墨林 / 文字 史玉琪(特約採訪) / 32
面對大師
劇場對談
環球舞台
亞洲民族舞蹈系列
名家訪談
藝鄉人
台前幕後
樂界越界
新秀登場
優伶話語
演出評論 Review
研習營
回想與回響 Echo
- 托氏孤兒與新納粹惡童 / 文字 吳正甫(地下劇場工作者) / 80
- Money Makes People Talk 對兩封給「劇場同志」的信的反思 / 文字 陳梅毛(台灣渥克劇團編導) / 82
- 大陸對台灣戲劇的硏究 / 文字 黃美序(淡江大學西洋文學研究所敎授) / 84
劇場思考
大陸劇場
戲說新語
專欄 Columns
- 「樂評」與「樂評家」 / 文字 張己任(東吳大學音樂系主任) / 96
- 潛在的戲劇觀衆 / 文字 馬森(成功大學中文系敎授) / 98
- 又看到非此非彼的折衷了 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的「董事會制」 / 文字 黃志全(資深新聞工作者) / 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