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焦點
- 謙謙自持的音樂奇才 大提琴家亞歷山大.魯丁二度來台 / 文字 葉綠娜(鋼琴家) / 4
- 在傳統中尋找新路 威爾第的《阿伊達》 / 文字 羅基敏(輔仁大學比較文學研究所主任) / 6
- 風送梅香酬相知 寫在湖北省黃梅戲劇團赴台演出之前 / 文字 余笑予(湖北省黃梅戲劇團藝術總監) / 12
特別企畫(一) Feature
- 釀一杯舞台藝術醇酒 / 文字 本刊編輯部 / 15
- 「老」之語錄 / 採訪 本刊編輯部 / 16
- 老人的表演:展現一種活過的智慧 / 文字 童乃嘉(美國夏威夷大學戲劇系亞洲戲劇碩士) / 16
- 動人而眞實的表演 記第一屆國際老人戲劇節 / 文字 李立亨(本刊編輯) / 19
- 英國歲月流轉中心檔案 全方位的老人戲劇中心 / 文字 李立亨(本刊編輯) / 20
- 讓老人「玩」他們自己的故事訪歲月流轉中心藝術總監潘.史懷絲Pam Schweitzer / 採訪整理 李立亨(本刊編輯) / 21
- 展望未來何必否定傳統 資深劇人座談會 / 紀錄 鄭旭芬 / 23
系列專題
光復50周年
台前幕後
藝術之旅
大陸劇場
里程碑
人物檔案
演出評論 Review
新秀登場
回想與回響 Echo
- 敦煌壁畫是創作泉源?抑或傳統的承襲? 《絲路花雨》帶來的省思 / 文字 樊潔兮(潔兮杰舞團創辦人) / 83
- 雲門,榮耀之門 / 文字 江世芳(新聞工作者) / 86
- 舞在世婦會 / 文字 王雲幼(柯羅拉多學院舞蹈敎授、亞洲硏究中心主任) / 88
- 旋風下的丰采 / 文字 簡麗莉(聲樂家) / 89
- 兩岸戲劇交流的年輕果實 記台灣靑少年團體訪問大陸 / 文字 薛玉娥(文字工作者) / 90
書介
藝術行政
專欄 Columns
- 成功的融合了傳統與現代 / 文字 漢寶德(國立台南藝術學院籌備處主任) / 96
- 實驗劇的道路 / 文字 馬森(國立成功大學中文系敎授) / 97
- 裸足在公園裡 從吳興國的脚說起 / 文字 平路(作家) / 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