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焦點
- 無法預期的創作理念 從《夢土》一窺許博允的音樂觀 / 文字 潘世姬(作曲家) / 4
- 用腦袋去思考舞台上的美術 專訪《夢土》燈光設計林克華 / 採訪整理 李立亨(本刊編輯) / 8
- 美「夢」成眞 林懷民充滿對比的《夢土》 / 文字 林亞婷(本刊編輯) / 10
- 自戀的自信 鋼琴怪傑波哥雷里奇 / 文字 葉綠娜(鋼琴家) / 13
- 關於波哥雷里奇的二、三事 / 文字 錢麗安(本刊編輯) / 14
- 叛逆的音符 廿世紀藝術歌曲 / 文字 席慕德(聲樂家) / 16
- 跨亞洲民衆戲劇祭 《亞洲的吶喊》 / 文字 鍾喬(劇場工作者) / 19
- 在衝突中達成交流 跨文化表演的美學困境 / 文字 鍾喬(劇場工作者) / 20
- 在工作坊中集體創作 / 文字 阿爾(劇場工作者) / 22
特別企畫(一) Feature
- 百變打擊樂 / 文字 本刊編輯部 / 24
- 鼓動台灣擊樂發展十年路 專訪朱宗慶與連雅文 / 文字 錢麗安(本刊編輯) / 25
- 朱宗慶眼中的大陸打擊樂 / 文字 錢麗安(本刊編輯) / 28
- 進樂團還得看「家庭關係」! 鑼鼓深入打點藝術、社會、生活秩序 / 文字 安志順(陝西打擊樂學會會長) / 30
- 溶接民間生活的擊樂藝術 西安打瓜社音樂 / 文字 韓國鐄(北伊利諾大學音樂系敎授) / 32
環球舞台
系列專題
舞台之外
光復50周年
表演賦比興
演出評論 Review
回想與回響 Echo
- 看他們,觀自己,有些體會 不同凡響的少年京劇表演 / 文字 馬寶山(國劇演員) / 76
- 「主流」?「非主流」? 從蘆川明乃的「另類舞蹈」談起 / 文字 吳士宏(政治大學心理學碩士) / 78
- 變身的美學 關於蘆川明乃的舞踏硏習營及公演 / 文字 辜振豐(東吳大學英文系講師) / 80
- 現代舞的功臣──美國舞蹈節 若欲了解何謂現代舞,參與美國舞蹈節(ADF)便能明白。 / 文字 何曉玫(風動舞蹈劇場藝術總監) / 81
- 漫談A.R.T.的ART / 文字 黃美序 (淡江大學西洋文學硏究所敎授) / 85
- 人生如戲?戲如人生? 談美國A.R.T.演出〈六個尋找作家的劇中人〉 / 文字 熊睦群(文化大學藝術研究所研究生) / 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