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編輯室報告 Editorial
特別企畫(一) Feature
- 1992-2012 與舞台同步 / 文字 本刊編輯部 / 14
- 最PAR事件.最PAR演出 / 票選 本刊編輯部 / 文字 李晏如、鄒欣寧 / 資料整理 謝依庭 / 16
- 劇場私回憶/1986.魏海敏 / 採訪整理 朱安如 / 17
- 劇場私回憶/1992.魏瑛娟 / 文字 魏瑛娟 / 18
- 表演私回憶/1993-1994.傅永和 / 採訪整理 鄭逸伸 / 19
- 人物私回憶/2001.徐開塵 / 文字 徐開塵 / 28
- 劇場私回憶/2003.林懷民 / 文字 林懷民 / 30
- 劇場私回憶/2003.高愛玲 / 採訪整理 鄒欣寧 / 31
- 劇場私回憶/2004.萬芳 / 採訪整理 朱安如 / 33
- 劇場私回憶/2005.蔡柏璋 / 文字 蔡柏璋 / 34
- 劇場私回憶/2005.劉培能 / 採訪整理 朱安如 / 35
- 演出私回憶/2010.賴德和 / 採訪整理 朱安如 / 40
- 看戲私回憶/2011.吉米布蘭卡 / 文字 吉米布蘭卡 / 42
- 美好的一仗已經打過? / 文字 廖俊逞 / 43
- 茫茫網海中 期待一個公正客觀的平台 / 文字 汪宜儒 / 45
- 表演藝術類刊物 紙上舞台秀 / 整理 鄒欣寧 / 雜誌刊物提供 于善祿、表演藝術圖書館 / 46
創刊編輯的話
復刻選文
- 醫生和舞者的冬日之歌 / 主持 盧健英 / 記錄整理 鄭雅蓮 / 48
- 廖瓊枝 情深繫命歌仔緣 / 文字 紀慧玲 / 48
- 21世紀?就快到了啊! / 翻譯整理 林亞婷 / 48
- 珍惜時間,繼續創作 / 訪問 古名伸 / 翻譯整理 林亞婷 / 48
- 梅葆玖 唱出消逝的文化氣韻 / 訪問.前言文字 王安祈 / 記錄整理 范辰旭、莊珮瑤 / 48
- 聲音像女人,我必須小心溫柔地應付她 / 文字 席慕德 / 48
- 度過生命的難關,女人好自在! / 訪問主持 盧健英 / 記錄整理 楊莉玲 / 48
- 帶著樂團步入無人之境 / 文字 顏綠芬 / 48
- 無聲的震撼 / 文字 譚盾 / 48
- 痞子、舵手與天真的探索者 / 文字 林采韻 / 48
- 極簡領航者,前衛開創號 / 記錄 余怡菁 / 48
- 恩客與酒家女—台灣歐吉桑的情與義 / 對談主持:廖俊逞 / 記錄整理:廖俊逞、黃琬棋 / 48
- 閃耀西洋的東方之星 / 訪問 曹永坤 / 記錄整理 楊純青 / 48
- 馬捷爾:廣泛的閱讀,是所有音樂專業人士都必須具備的態度 / 文字 邱瑗 / 48
- 兩個戲癡,與一爐沉香屑 / 主持、提問 黎家齊、廖俊逞 / 記錄整理 林侖靜、莊珮瑤 / 48
- 潘德瑞茨基:新一代的作曲家並無法創新 / 文字 董昭民 / 48
- 花的美麗,就是生命的美麗 / 記錄、整理:黃尹瑩 / 48
城市藝波 Cities & Arts
編輯精選 PAR Choice
藝號人物 People
- 杜國威 感性多情 柔筆探人性 / 文字 李晏如 / 62
- 春去秋來 經典廿載 / 文字 陳國慧 / 65
- 提森.湯瑪斯 慷慨分享音樂熱情 / 文字 謝朝宗 / 68
焦點專題(一) Focus
- 脫去笑的外衣 憤怒依舊蠢動 / 文字 萬金油 / 74
- 冷伯卡好 / 文字 黃崇凱 作家 / 78
即將上場 Preview
企畫特輯 Special
藝次元曼波 HEART to HEART
演出評論 Review
聚光燈下 In the Spotlight
焦點專題(二) Focus
- 不斷的詰問思索 持續的前衛啟蒙 / 文字 于善祿(臺北藝術大學戲劇學系講師) / 108
- 顛覆歷史「定論」 藉觀古以知今 / 文字 廖俊逞 / 112
話題追蹤 Follow-ups
- 打造城市記憶與眾人參與的藝術平台 / 文字 耿一偉(臺北藝術節藝術總監) / 114
- 一把《椅子》各自表述 交流中激盪劇場火花 / 文字 林于竝(臺北藝術大學戲劇系專任副教授) / 118
- 跨文化、跨語言的藝術激盪 / 文字 黃尹瑩(長庚大學通識中心專任助理教授) / 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