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特別企畫(一) Feature
總編輯的話 Editorial
藝聞觀點 News Review
- 政府若肯花心思,危機也能變機會--藝文展演M型化 平民小團如何脫困? / 口述 朱宗慶 採訪整理 周倩漪 / 12
- 南方團隊朝「大」發展,難形成小劇場活動--小型變中型 南台灣真的要這樣的劇場嗎? / 口述 卓明 採訪整理 廖俊逞 / 13
編輯精選 PAR Choice
- 從失憶開始 一連串的人生問與答--蔡柏璋自編自演《Q&A》 期許為個人創作轉型 / 文字 廖俊逞 / 14
- 流傳半世紀的感動 《梁祝》《黃河》原味再現 俞麗拿、殷承宗與北市國「經典重現」音樂會 / 文字 李秋玫 / 16
藝號人物 People
大師.經典 Maestro and Master piece
- 舒曼 繾綣二百年的敏感與浪漫--關於他的人生與作品 / 文字 邱映潔 / 26
- 不朽的愛之喜與愛之悲--淺談舒曼的鋼琴音樂 / 文字 陳慧娟 / 30
- 深情無限的音樂密碼--克拉拉.舒曼與舒曼 / 文字 王珮琪 / 32
- 每個藝文青年心中,都藏著一個舒曼 / 文字 李永忻 / 34
即將上場 Preview
- 汪其楣《謝雪紅》 映射時代女性共鳴--獨角戲演繹女革命家追求真理的一生 / 文字 廖俊逞 / 38
- 《孵夢山寨版》 從「複製」探討夢想--著眼現實人生 燕樹豪以舞想像 / 文字 周倩漪 / 39
- 《羅密歐與朱麗葉》 舞動現代中國風--蘇州科文芭蕾舞劇團原創芭蕾 / 文字 周倩漪 / 40
- 擊樂劇場「木蘭」 探討女性角色演變--朱宗慶打擊樂團與京劇再度碰撞 / 文字 李秋玫 / 41
企畫特輯 Special
演出評論 Review
- 以輓歌書寫的身體詩學--評雲門舞集《聽河》 / 文字 王墨林 / 44
- 苦心駕訓.試跑上路--評《寞日寓言》《紀念碑》《貼心》 / 文字 傅裕惠 / 46
- 東西方詩人的交會--評傅聰 蕭邦鋼琴演奏會 / 文字 陳慧娟 / 48
回想與回響 Echo
其他分類
特別企畫(一) Feature
- 上海世博 表演聚焦 / 文字 本刊編輯部 / 55
- 上海世博會演出 預估每日廿萬人欣賞 卅二個場地、日日百場饗宴 免費預約入場 / 文字 李翠芝 / 56
- 台灣表演藝術團隊 前進上海世博 「台北文化周」展演台灣文創軟實力 / 文字 廖俊逞 / 60
- 香港表演團隊上海展藝 形式多樣 「世博展演季」交流 京港滬青年導演尬創意 / 文字 陳國慧 / 61
- 台灣表演團隊的上海經驗--訪朱宗慶 王安祈 劉若瑀 林佳鋒 / 文字 本刊編輯部 / 62
- 本地外埠爭天下 明星、標題吸票房--上海戲劇舞台的市場取向與觀眾口味 / 文字 木易 / 64
- 舞台如池,戲如繁花--上海戲劇舞台製作十年概述 / 文字 徐雯怡 / 69
企畫特輯 Special
其他分類
企畫特輯 Special
特別企畫(一) Feature
- 拒絕沈默的劇場 社會發聲的武器 / 文字 本刊編輯部 / 86
- 為改造而藝術 為自由而劇場--表裡相關的劇場與政治 / 文字 耿一偉 / 87
- 衝撞社會不公 點燃生命交流--對亞洲社會議題劇場的觀察 / 文字 姚立群 / 90
- 從狂飆八○ 到繼續革命--與社會改革同步的台灣小劇場 / 文字 鴻鴻 / 93
- 台灣海筆子 創造屬於自己的中心--在邊緣掀起革命的帳篷劇場 / 文字 李靜怡 / 96
- 再拒劇團 以劇場論述當下--探索新生代與社會的關係 / 文字 廖俊逞 / 98
- 差事劇團 從生命經驗觸發社會關懷--台灣「民眾劇場」老字號 / 文字 張輯米 / 100
- 台灣應用劇場發展中心 讓居民自在發聲--「社區劇場」的有力推手 / 文字 朱安如 / 102
話題追蹤 Follow-ups
企畫特輯 Special
聚光燈下 In the Spotlight
兩廳院櫥窗 Hot at NTCH
城市藝波 Cities & Arts
- 巴黎:法國「想像藝術節」 世界文化的活櫥窗 / 文字 謝東寧 / 114
- 倫敦:取消小場所演出許可證 以活絡藝術表演 / 文字 劉郁青 / 115
- 柏林:德國文創產業網站上線 培植服務文化人 / 文字 陳思宏 / 116
- 紐約:吉爾伯經營走險 大都會歌劇院前途堪慮 / 文字 謝朝宗 / 117
- 上海:「白玉蘭」獎二十年 台北新劇團《原野》首獲大獎 / 文字 李翠芝 / 118
四界看表演 Stage Viewer
- 林沖為何《夜奔》? 叩問個體的體制出走--香港導演榮念曾 崑劇中「實驗中國傳統」 / 文字 莊彗彗 / 120
- 唐納倫的《馬克白》 極簡中翻演滔天權欲--英國「與你同行」劇團 / 文字 劉郁青 / 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