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總編輯的話 Editorial
專欄 Columns
即將上場 Preview
- 重量級現代音樂大師首度訪台 潘德瑞茨基 讓NSO接受「新」挑戰 / 文字 李秋玫 / 14
- 特隆赫姆獨奏家樂團青春相伴 小提琴女神慕特 導覽《四季》美景 / 文字 李秋玫 / 16
- 烏克蘭班多拉美聲樂團 悠揚千年,彈撥歷史的音符 / 文字 李秋玫 / 17
- 韓國文創產業又一火紅範例 音樂劇《大長今》 六月台灣上菜 / 文字 林采韻 / 18
- 與詹.洛華茲與尼德劇團的第一次接觸 《伊莎蓓拉的房間》 回顧世紀的記憶 / 文字 于明珠 / 20
- 王嘉明新銓《羅密歐與茱麗葉 獸版》 釋放愛情中神祕未知的青春能量》 / 文字 廖俊逞 / 23
- 歲月歷練為底 植入當代議題 鴻鴻vs.歌德 搬演魔鬼觀點版《浮士德》 / 文字 周行 / 24
焦點專題(一) Focus
- 多元異類的擦撞 持續丟出的問句 探尋法國當代舞蹈語彙 / 文字 魏淑美 / 26
- 夫妻共舞 超越《反射》打破慣習 Double C:吳俊憲與克麗絲黛兒 / 文字 周倩漪 / 30
- 《焦慮日記》 與台灣舞者的生命對話 堤爾希.貝與神祕的「台灣舞蹈新星」 / 文字 孫平 / 32
- How to say“Here” 他們一起挑戰自己 克里斯汀.赫佐與舞蹈空間 / 文字 周倩漪 / 34
藝號人物 People
- 阮慶岳專訪 建築,也是一種表演的藝術—法蘭馨.侯班Francine Houben / 訪問 阮慶岳 文字 吳介禎 / 36
- 繼承父親衣缽,西塔琴中無限悠遊—安諾舒卡.香卡 Anoushka Shankar / 文字 吳欣澤、易君珊 / 40
特別企畫(一) Feature
- 她們何時在劇場當家? 女人的劇場史 / 文字 楊婉怡 / 44
- 她們,在劇場關心什麼? 女人的劇場事 / 文字 秦嘉嫄 / 46
- 肆無忌憚,所以逢場作戲 女人發聲 「女節」走過十二年 / 文字 毛雅芬 / 48
- 她的劇場,她思考,她創作—— 台灣女性劇場創作者略影 / 採訪整理 廖俊逞 / 54
演出評論 Review
- 呼吸、心跳、身體——舞蹈 / 文字 陳雅萍 / 58
- 灰舊玩具盒裡的成人回憶 / 文字 盧健英 / 60
- 在感官的享受之外 / 文字 陳品秀 / 61
- 練功紮實也是過癮 / 文字 傅裕惠 / 62
- 一部鉅作的台灣首演 / 文字 陳漢金 / 64
- 「準」不準,有關係 / 文字 李永忻 / 65
新藝見/新銳藝評
其他分類
特別企畫(一) Feature
- 從零起步,「打」出獨一無二! 從「台北國際打擊樂節」看藝術節的品牌經營 / 文字 林宜平、盧家珍 / 72
- 聲光動人 感官超速饗宴 / 文字 李秋玫 / 76
- 前衛實驗 開拓聽覺新境界 / 文字 李秋玫 / 78
- 野性動感 燃燒熱力無限 / 文字 李秋玫 / 80
- 特色擊樂 超技出手魅現 / 文字 李秋玫 / 82
焦點專題(一) Focus
話題追蹤 Follow-ups
兩廳院櫥窗 Hot at NTCH
四界看表演 Stage Viewer
城市藝波 Cities & Arts
- 鋼琴家艾瑪策展 當代合奏團獻演 「艾瑪私領域」系列 演奏家如秀「分列式」 / 文字 羅苑韶 / 100
- 齊聚環球劇場 歡度生日嘉年華 劇迷熱鬧參與 歡慶莎翁444歲大壽 / 文字 Mosla / 101
- 重塑亞洲的當代意象 柏林「世界文化宮」推出大型藝術節「重返亞洲」 / 文字 俞秀青 / 102
- 台灣舞星 紐約閃耀 許芳宜、陳武康與驫舞劇場 進軍喬伊斯劇場 / 文字 王如萍 / 103
藝視窗 News
藝活誌 Behind Curtain
- 以神之名(中) / 文字 魏瑛娟 / 106
- 魏廣晧 願當台灣爵士的扎根園丁 / 文字 李秋玫 / 110
- 保羅.貝克 四代傳承 美西製琴第一家庭 / 文字 黃楓皓 / 112
- 張瀚心 樂香門第 台灣赴義學製琴第一人 / 文字 林千琪 / 114
- 音樂為筆,寫下這塊土地的愛與淚 / 文字 李秋玫 / 116
- 按下快門的瞬間 / 文字 劉梓潔 / 117
- 生命沒有解答 但有其他選擇 / 文字 田國平 / 118
- 兩個劇場人演電影 / 文字 田國平 / 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