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編輯室
焦點
- 美學:不是解放,是壓抑…… 山海塾《卵熱》 / 文字 王浩威(醫生、作家) / 5
- 熱血奔騰的劇場行動 《戀馬狂》 / 文字 曾麗憫(特約撰述) / 8
- 獨奏到指揮之路 羅斯托波維奇、巴倫波英、阿胥肯納吉的指揮生涯 / 文字 王立德(指揮家) / 12
- 我們是這樣長大的 / 文字 徐淑鈴(特約撰述) / 16
封面故事 Cover Story
- 純真年代 編輯部演出 / 文字 本刊編輯部 / 19
- 冷笑的音樂──普羅高菲夫 / 文字 本刊編輯部 / 20
- 樂器說童話《彼得與狼》 / 文字 本刊編輯部 / 21
- 尼金斯基,一個跳躍的精靈 / 文字 本刊編輯部 / 22
- 小丑木偶的故事芭蕾舞劇《彼得洛希卡》 / 文字 本刊編輯部 / 23
- 假戲眞做的史坦尼斯拉夫斯基 / 文字 本刊編輯部 / 24
- 二千多年前的著名悲劇《伊底帕斯王》 / 文字 本刊編輯部 / 25
書介
藝鄉人
原住民樂舞
新浪潮
表演賦比興
人物檔案
入門
演出評論 Review
回想與回響 Echo
- 一顆亟待深耕的種子 關於「四二五」與《補天》 / 文字 李皇良(「425環境劇場」團員) / 70
- 《補天》與社區劇團的發展 / 文字 蘇桂枝(文建會第二處視察) / 73
- 大陸的戲劇舞台藝術 / 文字 魏子雲(國立藝專敎授) / 75
- 激盪最富巧思的舞步 澳洲「綠磨坊」國際舞蹈節 / 文字 何曉玫(編舞家) / 81
台前幕後
藝術之旅
新秀登場
專欄 Columns
- 吃的藝術 / 文字 漢寶德(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館長) / 94
- 王洛賓復出和民歌的問題 / 文字 韓國鐄(北伊利諾大學音樂系敎授,國立藝術學院傳統藝術硏究所所長) / 95
- 表演者的權利 / 文字 馬森(戲劇學者,成功大學中文系敎授) / 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