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閩南語國樂歌劇《李天祿的四個女人》 世界首演

《李天祿的四個女人》籌畫近兩年,從故事素材、編劇、作曲家、導演、聲樂家、樂團、合唱團到整個製作團隊,全部都來自台灣,是一部道地的台灣 (張震洲 攝)
AAA
微博 微信 複製網址

由臺北市立國樂團團長鄭立彬親自擘畫、指揮,路寒袖劇本指導,賴美貞劇本創作,錢南章作曲,曾慧誠導演的原創閩南語國樂歌劇《李天祿的四個女人》,今晚世界首演。

【TCO】經典系列《TCO劇院─李天祿的四個女人》

6/9  19:30  6/11  14:30

台北  國家戲劇院

6/16  19:30  6/18  14:30

臺中國家歌劇院大劇院

INFO  02-23832170轉252

由臺北市立國樂團團長鄭立彬親自擘畫、指揮,知名詩人路寒袖劇本指導,賴美貞劇本創作,國家文藝獎得主錢南章作曲,曾慧誠導演的原創閩南語國樂歌劇《李天祿的四個女人》,今晚在台北國家戲劇院世界首演,李天祿長子、也是文化部登錄授證為「國家重要傳統藝術布袋戲類保存者」的布袋戲大師陳錫煌,將率領「陳錫煌傳統掌中劇團」共同演出。

這部閩南語國樂歌劇,根據路寒袖〈緣分既了,悲喜自在─我如何寫李天祿的四個女人〉一文發展而來,並使用其〈李天祿的四個女人〉及〈布袋戲〉共五首閩南語詩作,置於劇本歌詞當中。

已擁有三部歌劇作曲經驗的作曲家錢南章表示,「前年,團長鄭立彬來邀約,希望我以國樂寫一齣歌劇,在大家討論下,決定以台中市文化局長路寒袖的詩作為基底,用歌劇的方式演繹李天祿與他生命中最重要的四個女人。」為了這個劇本,錢南章夫婦花費許多時間蒐集資料,並幾次前往李天祿台中生活過的地方尋找資料,也到大龍峒老師府拜訪李天祿長子陳錫煌,希望為劇情抽絲剝繭,慢慢重整出布袋戲大師李天祿所處的當代社會與時代哀愁。

《李天祿的四個女人》主要敘述李天祿廿歲至四十四歲在台北、台中兩地的生活。從李天祿廿歲那年六月入贅陳悅記老師府,和布袋戲班主陳阿來的女兒陳茶結為夫妻開始,到四十四歲連續三屆贏得台灣布袋戲比賽冠軍這廿五年來和四個女人之間的愛情故事。劇中以日劇時代及光復初期的台灣社會為背景,呈現出社會底層老百姓在生活困頓的年代,如何展現另類的生活哲學。全劇共二幕五景,有歌有舞,有實有虛,有真有幻,更將布袋戲彩樓搬上舞台。這是一個讓人笑中帶淚的台灣故事,沒有悲情,只有陽光;在語言、文學、音樂、戲劇、舞蹈、舞台、服裝及燈光設計的牽引下,共同見證李天祿與四個女人的生命歷程。

一九九○年,臺北市立國樂團推出第一部國樂喜歌劇《第一百個新娘》,由時任團長的陳澄雄親自擔任指揮、「台灣歌劇教父」曾道雄擔任導演及演唱,當年演出極為成功;不過,該劇作曲家王世光及蔡克翔皆是大陸作曲家,且原始版本是交響樂版本。《李天祿的四個女人》一劇,從故事素材、編劇、作曲家、導演、聲樂家、樂團、合唱團到整個製作團隊,全部都來自台灣,是一部道地的台灣本土歌劇。

「在台灣,每年都有幾齣歌劇上演,但絕大多數都是重新製作西方經典名劇,屬於我們『自己的』歌劇,何時才能前仆後繼地上演呢?」鄭立彬表示:「自我上任北市國團長後,心中最大的願望及期待就是推出『TCO劇院』,希望以一年歌劇、一年音樂劇的方式打造『TCO劇院』。」

鄭立彬說,這齣閩南語歌劇,為了讓演唱者發音更貼近閩南原音及原創者原意,除邀請原詩創作者路寒袖擔任詩作及劇本指導外,更在今年三月間邀請他北上參與排練,並給予聲樂家閩南語發音的指導與建議。

【欲知更多詳情,請見《PAR表演藝術》雜誌2017年5月號「編輯精選」〈台語歌劇 搬演布袋戲大師的戲夢人生 臺北市立國樂團《李天祿的四個女人》〉;免費下載《PAR表演藝術》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