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銘宸《戈爾德思:夜晚就在森林前方》 反思自身與現實生活關係
2017新點子劇展壓軸作、由導演李銘宸從法國劇作家戈爾德思發想的作品《戈爾德思:夜晚就在森林前方》,以戈爾德思創作所關注的社會境況與其中痛苦掙扎的人物出發。
2017新點子劇展 李銘宸《戈爾德思:夜晚就在森林前方》
6/9-10 19:30 6/10-11 14:30
台北 國家戲劇院實驗劇場
INFO 02-33939888
2017新點子劇展壓軸作、由導演李銘宸從法國劇作家戈爾德思(Bernard-Marie Koltès)發想的作品《戈爾德思:夜晚就在森林前方》,以戈爾德思創作所關注的社會境況與其中痛苦掙扎的人物出發,邀請鄭智源撰寫全新文本,反思身在台灣這片土地上劇場與現實生活的關係。
法國當代劇作家戈爾德思,雖然已於一九八九年逝世,但其依然被視為近卅年來法國劇場界最具顛覆性的劇作家之一。一九七七年,他寫下的劇作《夜晚就在森林前方》La Nuit juste avant les Forêts,長達六十三頁的獨白,沒有任何標點符號,劇中的獨白者,從其說話內容,觀者漸漸得知他是個位處法國社會邊緣的外籍勞工,藉由他於地鐵被搶後,狼狽地在雨中街角與一位他稱為「天使」的纖細男孩對話,借此暗喻法國底層移民勞工生存困境,與都市高壓環境的現實危機。
這樣一個文字沉重、內容深刻的劇本,到了李銘宸手上,借此與戈爾德思展開了一場全新的對話,他與編劇鄭智源重新創作一個全新文本,試圖還原戈爾德思創作《夜晚就在森林前方》的動機與想法,轉化成一個在台灣熱愛劇場文化的人,如何迷失在這個現代生活中。
李銘宸說:「戈爾德思書寫的就在他身邊的人們,和他們發生的事情,這樣的作品與其精神若在台灣演出,作為一個劇場的搬演,我希望應該同樣有一個的創作眼光,甚至同樣作為一種從劇作出發的觀點,反思在自己身在的這片土地上藝術作品劇場與現實生活的關係。」
延續這個概念,在鄭智源的文字創作調性與主題上,與原作有一定程度的相符甚至是對話呼應之外,更思考實驗語言與文字的使用,夾敘夾議,抒情與資訊,生活瑣碎的語彙及用字之於舞台劇場的表現性等可能。李銘宸說:「以獨角戲及更為凝練與聚焦的單人舞台語言表演,作為對文本舞台搬演的思考與實驗,及切實工作『語言』在劇場中表現的必要性與其不可替代性。」
戈爾德思認為《夜晚就在森林前方》是他真正創作的開端,劇中揭示的主題:暴力、交換、異己、孤寂、無特定目標的求索等主題,都構成了他之後重要作品的母題。而這個主題到了李銘宸手上,他嘗試打破第四面牆,讓表演者直接對現場觀眾講述,藉此讓觀眾意識到自己進退兩難的處境,並感受與體會心中可能被忽略,卻深藏心中的自己。
李銘宸這樣期待著:「我希望藉著由劇場此一媒介,企圖讓真實與事件立地『發生』。這依然是劇場演出,依然可能是一個『戲』,但期望能使觀眾經歷它,而不是觀看它;或者說思考觀看作為一種經歷的可能性。
【欲知更多詳情,請見《PAR表演藝術》雜誌2017年5月號焦點專題「全能真相改造王 劇場『後真相』」〈李銘宸《夜晚就在森林前方》 面對戈爾德思 劇場就在生活前方〉;免費下載《PAR表演藝術》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