盜火劇團X平田織佐《台北筆記》 2017臺北藝術節閉幕演出
盜火劇團將首度與「人形機器人」系列名導平田織佐聯手跨國合作,改編其榮獲岸田國士戲劇獎近未來名作《東京筆記》,成為台灣在地版本的《台北筆記》。
2017臺北藝術節《台北筆記》
9/15-16 19:30 9/16-17 14:30
台北 水源劇場
INFO 02-25289580轉191
盜火劇團將首度與「人形機器人」系列名導平田織佐聯手跨國合作,改編其榮獲岸田國士戲劇獎近未來名作《東京筆記》,成為台灣在地版本的《台北筆記》。《台北筆記》已於今年二月在亞洲知名國際表演藝術交易市場──Performing Arts Meeting in Yokohama(TPAM)的橫濱美術館(Yokohama Museum of Art)亮相,獲得國內外策展人、專家學者、劇評人一致認可,佳評如潮。
平田織佐曾於臺北藝術節演出廣受好評的《三姊妹─人形機器人版》與《蛻變─人形機器人版》,本計畫也是平田導演「2020東京奧運」國際戲劇創作計畫的起點,屆時,盜火劇團將代表台灣與其他國家演員合作,共同在奧運會的藝術舞台上亮相。
臺北藝術節總監耿一偉表示,平田織佐是一位擅長運用細節呈現中心意義的導演,透過這次與盜火劇團的合作,用屬於台灣的眼光思考及詮釋國際觀念,「這樣中西焦點的轉換,讓觀眾思考此作品的意義。」同時,臺北藝術節也翻譯了平田織佐的新書《藝術立國論》,透露出平田導演對戲劇、文化至世界全面性的觀看與思考方式。
平田織佐表示,《台北筆記》二月在橫濱的演出十分成功,來自世界各地的製作人都飛去橫濱觀賞,「這是我第一次以中文製作、執行演出,藉由這個機會,向世人展現台灣演員高水準的演出實力。」
此作品的原版《東京筆記》寫於一九九四年,當時荷蘭畫家維梅爾(Johannes Vermeer)在日本並不出名,平田織佐刻意選擇了維梅爾作為主題,讓戲劇在已知和未知之間產生對話。對於平田織佐來說,維梅爾的畫作有一種從地球的日常生活看向宇宙的感覺,這也是他期待能夠製作的樣貌。
【欲知更多詳情,請見《PAR表演藝術》雜誌2017年9月號「編輯精選」〈藝術,是黑暗亂世中的一線光 平田織佐的《台北筆記》〉;免費下載《PAR表演藝術》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