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歌劇導演打造台灣七字調愛情輕喜劇《啾咪!愛咋》
一場東方與西方、傳統與現代的相遇,也是歌仔戲破天荒第一次與外國導演合作,一心戲劇團邀請到歐洲歌劇導演盧卡斯‧漢柏聯手打造歌仔戲新作《啾咪!愛咋》,本週末上演。
2017臺北藝術節《啾咪!愛咋》
9/15-16 19:30 9/17 14:30
臺北市中山堂中正廳
INFO 02-25289580轉191
一場東方與西方、傳統與現代的相遇,也是歌仔戲破天荒第一次與外國導演合作,一心戲劇團邀請到歐洲歌劇導演盧卡斯‧漢柏(Lukas Hemleb)聯手打造歌仔戲新作《啾咪!愛咋》,「若不是一心這幾年『跨界』已經『跨出心得』,知道如何保留歌仔戲元素,再往外向他人取經,我想臺北藝術節藝術總監耿一偉也不敢貿然地『撮合』我們。」執行長暨編劇之一的孫富叡說。
《啾咪!愛咋》不止導演來自於西方,劇本亦脫胎自十八世紀法國著名劇作家馬里伏(Marivaux)的愛情輕喜劇《愛情與偶然狂想曲》,敘述一對上流社會的男女,因不滿長輩為其安排的婚事,不約而同的跟自己的奴僕交換身分,惹來一連串荒謬趣事。雖然故事結構簡單,卻正可以好好品嘗耐人玩味的細節,譬如騎馬和養馬代表的身分象徵,愛情裡到底有沒有門當戶對?以及社會階級的蠢蠢欲動等,盧卡斯表示,原著甚至暗指一七八九年法國大革命的政治氛圍。
外國人怎麼執導歌仔戲?事實上,盧卡斯接觸台灣文化近十二年,一般溝通完全沒問題,剛開始時讓一心的團員們安心不少。不過,歌仔戲使用的是台語,導演若不知道演員的台詞講到哪裡,要怎麼導戲?孫富叡表示,原本大約只要半天的讀本時間,硬生生拉長到五天,除了台語的口語,諸多俚語也是導演錄音下來、回到歐洲還持續學習的「功課」。
另外,導演工作中的溝通,有時要形容很抽象的感情、有時又需要很具體指示,這就考驗雙方的「想像力」。飾演奴才風丁的孫詩珮說,導演一方面很喜歡她誇張帶著喜感的表演,一方面又要她「內心懷著脫離僕人的極度渴望」,若不是這幾年一直跟著現代劇場的導演磨練,這種發乎內心的表演方式,真的會讓早已習慣於用身段表演喜怒哀樂的傳統演員大喊吃不消。還有一段主人與奴才交換身分後,騎馬出場的戲,導演要求兩位小生「來回走三趟」,兩位演員摸不著頭腦,後來才知道導演希望展現兩人變換身分不同層次的情緒。演員們都得拿出十數年的舞台功力,使出渾身解數,才能「應付」導演種種的神來一筆。
【欲知更多詳情,請見《PAR表演藝術》雜誌2017年9月號「編輯精選」〈誤會大了! 愛情也悄悄來了?! 一心戲劇團《啾咪!愛咋》〉;免費下載《PAR表演藝術》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