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美雲歌仔戲團《月夜情愁》 重返台灣戲曲史黃金年代
首屆「臺灣戲曲藝術節」即將於三月廿九日至五月廿七日在臺灣戲曲中心盛大啟動,由旗艦製作《月夜情愁》打頭陣,並創下國內戲曲連續兩週推出八個場次演出紀錄,五千多張票券於首演前五天全數完售。
唐美雲歌仔戲團《月夜情愁》
3/29-4/1 19:30 4/2 14:30
4/5-7 19:30 4/8 14:30
台北 臺灣戲曲中心大表演廳
INFO tttc.culture.tw/Xiqu/TTTF.aspx
首屆「臺灣戲曲藝術節」即將於三月廿九日至五月廿七日在臺灣戲曲中心盛大啟動,由旗艦製作《月夜情愁》打頭陣,並創下國內戲曲連續兩週推出八個場次演出紀錄,高達五千多張票券於首演前五天全數完售。
《月夜情愁》故事描述一九三○至五○年代,發生於台灣東北角的北管西皮與福路械鬥歷史。本劇編導邱坤良出生於宜蘭南方澳,透徹當地人文歷史,且熟悉台灣戲曲發展;因此,《月夜情愁》內容充滿史實考據,融會古今戲曲題材,且富含飽滿的情節張力,皆完美呈現。
唐美雲歌仔戲團藝術總監及主演唐美雲表示,本劇是創團廿一周年以來面臨格局最龐大、挑戰性最高的製作,「因為劇本考據性強,也希望演員的表演能夠符合史實,故演員必須演唱歌仔戲、北管及南管,形成罕見的跨劇種鉅作。」
影帝蔡振南、編導全才羅北安,分飾西皮、福路派大老,將於劇中展現苦練多時的北管唱段。唐美雲歌仔戲團閃亮青年團團員,原已排完歌仔戲版的薛丁山與樊梨花,但為求考據性更是全部砍掉重練,改為搬演北管戲版本。小咪為呈現劇中內台戲橋段,親自上陣演出吊鋼絲場面、飛到兩層樓以上高度。影星王燦更將在大型械鬥動作戲中,挑戰三百六十度轉體迴旋的高難度特技動作。每場次動員約兩百人參與,是戲曲界非常少見的歷史大戲。
【欲知更多詳情,請見《PAR表演藝術》雜誌2018年1月號「企畫特輯」〈《月夜情愁》邱坤良聯手唐美雲 在各路愛情中 演活台灣戲曲史〉;免費下載《PAR表演藝術》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