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名伸《沙度》與布拉瑞揚《阿棲睞》 「1+1」雙舞療癒人心

《阿棲睞》透過舞者纏繞的肢體,呈現最終所有過不去的結都會迎刃而解。 (張震洲 攝)
AAA
微博 微信 複製網址

國家兩廳院今年的「1+1雙舞作」,邀請古名伸與布拉瑞揚兩位編舞家,各帶來舞作《沙度》與《阿棲睞》Qaciljay,分別找尋人們生活壓力的出口,以及最自然的狀態。

1+1 雙舞作 古名伸《沙度》+布拉瑞揚《阿棲睞》

5/14  19:30  5/15  14:30

台北  國家戲劇院

INFO  02-33939888

國家兩廳院今年的「1+1雙舞作」,邀請古名伸與布拉瑞揚兩位編舞家,各帶來舞作《沙度》與《阿棲睞》Qaciljay,分別找尋人們生活壓力的出口,以及最自然的狀態。

早年即投入接觸即興領域,帶領台灣探索身體風潮的古名伸,在這次的《沙度》更加入人性關懷,談論現代人如何與壓力及焦慮抗衡。《沙度》如同一個寓言,故事中的主人翁是一位紅衣女孩,敘述她如何對抗另十名舞者組成的龐然怪物「沙度」。

古名伸表示,或許與壓力相處這個主題較為沉重,在創作發展的過程中,舞作逐漸發展成一個不沉重的形式,呈現輕盈的感覺。她期望透過紅衣女孩的描述,讓觀眾了解焦慮的形成,展現與恐懼相抗衡、和解等過程。

回歸故鄉台東發展的布拉瑞揚,近兩年的創作從在地人文特色出發,展現了充沛的活力,這回參演「1+1雙舞作」,布拉瑞揚帶著家鄉的土地能量返回台北,藉由《阿棲睞》的呈現,讓都市的觀眾也能呼吸來自原鄉真誠飽滿的熱情。

「阿棲睞」是排灣族語「石頭」的意思。布拉瑞揚認為文化是流動的,《阿棲睞》企圖透過舞作展現當石頭從斜坡上滾落至山谷落腳,並非意味著結束,而是另起了新的石柱,在山谷中重新開啟田畝,繼續生活。

布拉瑞揚表示,現在的創作已經到了「生活」與「創作」愈來愈密切的階段,創作就是來自生活:「回台東後,我從零開始做一個學習者,台東的生活看起來很平淡,但也正是因為這份平淡,讓人更細緻地察覺到海與山的變化,這就是我目前創作的來源。」

他說:「在台北生活廿五年了,這些傳統歌舞對我來說已有些遙遠,但我希望這些歌跟舞很自然地流露在《阿棲睞》裡。」

★訂閱紙本雜誌1年,贈送《1+1雙舞作》票劵1張! 
電話:02-339398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