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廳院卅周年戶外活動「眾聲之所」 光影電音狂歡無設限
國家兩廳院廿八日傍晚五點起至十點,將以十四組優秀的音樂、音像、裝置藝術家輪番上陣的「眾聲之所」邀請民眾一起來參加卅周年慶,打造屬於所有人的生日派對。
眾聲之所
10/28 17:00-22:00
台北 國家兩廳院藝文廣場
INFO 02-33939888
國家兩廳院廿八日傍晚五點起,將以十四組聲音、影像藝術家輪番上陣的「眾聲之所」邀請民眾一起來參加卅周年慶,打造屬於所有人的生日派對。
「眾聲之所」由音樂人林強擔任藝術總監,集結一群優秀的音樂、音像、裝置藝術家,共同打造全民同歡的輕鬆電音派對。如何將眾藝術家的想法整合但又不失去原本的獨特性,對林強來說是一大挑戰。
電子音樂往往讓人聯想到西方的科技,在兩廳院卅歲的時刻,讓民眾更接近表演藝術的期待,林強希望加入台灣本土的色彩,所以給了藝術家一個命題,將創作結合原住民圖騰元素。
林強表示:「我經常跟原住民朋友相處,他們常常做很多事情都會提到祖靈,但現在年輕的教育,常會提倡打破權威、自主創作精神,漸漸的與過去先輩的連結變少,甚至產生一些代溝,我目前剛好介在兩個世代中間。透過我的努力,將兩邊的線連在一起,所以『眾聲之所』將原住民圖騰融合電子音樂,希望達到這樣的目的,帶給觀眾全新感受。」
舞台空間以月亮引力和海洋潮汐為主題,搭配原住民對月相及星象變化的記錄,世界觀和自然觀的崇敬,發想多變又互相連結的裝置藝術,並牽引出一連串暮色裡的音樂盛宴。
除了舞台上精采演出,本次活動更邀請兩組裝置藝術家在現場布置美麗有趣的作品,楊海茜的「萬花璀璨」,在藝文廣場上打造兩座六尺高及一座七尺高的立方體,立方體六面勾織出色彩鮮豔的圖騰樣式,裝上燈光,夜晚將閃耀著璀璨光芒。
另一組作品是曾偉豪的「夏季大三角」,三個台座以互動式的概念,將曾偉豪的觸控式聲音裝置安裝在台座表面,台座上則立有原住民崇尚的貓頭鷹造型設計裝置,七隻貓頭鷹搭配七種顏色,也代表了七個音階,觀眾碰觸台座的瞬間,將聽到兩廳院過去曾演出過的原住民節目音樂。
當天將連續狂歡五小時不間斷,十月份壽星更可憑相關證件至現場服務台兌換小禮物一份(數量有限,送完為止)。
【欲知更多詳情,請見《PAR表演藝術》雜誌2017年10月號「國家兩廳院30周年特輯」〈原民圖騰、電子音樂 走入民眾生活 國家兩廳院「眾聲之所」〉;免費下載《PAR表演藝術》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