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獨有偶《微塵.望鄉》 以奇幻詩意探討移人異鄉寫真

無獨有偶年度製作《微塵.望鄉》,挑戰人偶同台、光影戲、即時投射影像,打造虛實錯雜的魔幻空間。 (張震洲 攝)
AAA
微博 微信 複製網址

無獨有偶工作室劇團自二○一五年演出關注獨居老人議題的《洋子YoKo》後,睽違兩年再度推出年度溫暖劇作《微塵.望鄉》,新移民題材勢必引起廣大話題。

無獨有偶《微塵.望鄉》

10/27-28  19:30  10/28-29  14:30

台北  水源劇場

12/16  19:30

宜蘭演藝廳

INFO  03-9501977

無獨有偶工作室劇團自二○一五年演出關注獨居老人議題的《洋子YoKo》後,睽違兩年再度推出年度溫暖劇作《微塵.望鄉》,新移民題材勢必引起廣大話題。

《微塵.望鄉》是導演鄭嘉音與金鐘編劇詹傑首度合作,以外籍移工、新住民及新二代為題材,講述他們在台的處境及生活,運用人偶同台、光影戲、即時投影劇中劇,打造虛實錯雜的魔幻空間,讓觀眾在寫實的劇情中,得以因為偶戲的媒介,感受到劇情的張力及想像,開啟更多與觀眾對話的機會。

詹傑為撰寫劇本,做了許多田野調查,不僅拜訪南洋台灣姐妹會的謝世軒主任,更訪談洪滿枝等多位姐妹會的成員,深入了解他們在故鄉的生活、離家的想像及來台後的生活現況。詹傑表示:「透過戲劇,觀眾開始能夠感同身受這群與我們如此貼近的可愛陌生人,明瞭他們也如同你我一般,需要堅強地面對生活裡的喜怒哀樂與各種挑戰。」謝世軒也表示:「很感動這部戲讓移民移工的角色回歸到人,不再只是刻板印象與模糊的面孔。」

透過《微塵.望鄉》,鄭嘉音試圖觀照的對象其實也不單是這些外籍移工,甚至是每一個離鄉工作發展的人,「對我們來說,家是什麼,何處是家?是心靈的歸屬,或是一個實體殼子的存在?」鄭嘉音表示,此次表演形式運用戲偶「被人操作、控制」的特性,與真人演員互成映照,將角色的內心世界一層一層剝開,透過劇中執頭偶的角色及即時影像、光影之間的虛實轉換,開啟情感蔓延的張力,不但呈現一般人戲飽滿的戲劇張力,更因為偶戲的運用,讓整齣戲更添詩意,在劇場空間說出獨特的故事氛圍。

演出前台因應主題,與「燦爛時光:東南亞主題書店」合作設置微型書展,希冀擴大議題,讓更多人關注此族群。

【欲知更多詳情,請見《PAR表演藝術》雜誌2017年10月號「編輯精選」〈在一個家中 看見潮汐般的島嶼人物故事 無獨有偶工作室劇團《微塵.望鄉》〉;免費下載《PAR表演藝術》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