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耐夫.正若&烏瑪芙.巴剌拉芾「念念古調」 聆聽部落流傳的故事

排灣族丹耐夫.正若(右二)與布農族烏瑪芙.巴剌拉芾(右一),以及艾秧古調樂集、海馬樂團共同舉辦「念念古調」音樂會,從現代回首過去,引 (張震洲 攝)
AAA
微博 微信 複製網址

曾入圍第廿四屆金曲獎傳統暨藝術音樂類最佳傳統歌樂專輯獎的排灣族傳唱者——丹耐夫.正若與布農族傳唱者烏瑪芙.巴剌拉芾,要帶領觀眾重回部落遙看歷史。

2016TIFA 丹耐夫.正若&烏瑪芙.巴剌拉芾「念念古調」

3/18  19:30

台北  國家演奏廳

INFO  02-33939888

來自台東大武的聲音!曾入圍第廿四屆金曲獎傳統暨藝術音樂類最佳傳統歌樂專輯獎的排灣族傳唱者——丹耐夫.正若與布農族傳唱者烏瑪芙.巴剌拉芾應國家兩廳院之邀演出,要帶領觀眾重回部落王國,遙看千百年綿延流傳的歷史文化。

這次帶來的「念念古調」(Ayi-yanga,發音「艾秧」,在排灣族語中是「非常想念」的意思,也隱含請安、懷念和感傷的意涵;這是一段尋找原鄉的旅程,也是一段回歸過去與尋求未來的心路歷程。丹耐夫說:「我想找回當時在樹下圍著火堆,聽老人唱歌說故事的感覺,這些老人不是沒有嘴巴,只是聲音被封住了。隨著環境改變,這種歌唱的韻味已漸漸消逝。」他表示,這次製作更遠赴山上錄製槍聲、貓頭鷹等聲音,並生起火堆收錄燃燒木柴的劈啪聲,希望把山上說故事的氛圍帶進演奏廳。

丹耐夫說,創作構思中,除了過往與大自然聲響結合的演唱方式外,也融合其他東西方樂器,如排灣族的鼻笛、閩客嗩吶、蒙古馬頭琴、打擊樂等音樂元素,以及西方元素的鋼琴與小提琴,「這是開啟傳統古謠出路的新嘗試,也是重新詮釋與改編古謠的全新創作。」

此外,音樂會更邀請海馬樂團一同呈現,演出陣容堅強。

【欲知更多詳情,請見《PAR表演藝術》雜誌2016年3月號「藝號人物」〈原住民音樂家丹耐夫.正若 用歌聲找回族群的路〉;免費下載《PAR表演藝術》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