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紀當代舞團《破月》 逢現世欲求重逢跨月

《破月》保留了《大四囍》的經典元素:紅線、紅布與鳥籠,吟唱十年心事不尋常。 (張震洲 攝)
AAA
微博 微信 複製網址

歷經十年歲月洗禮,世紀當代舞團藝術總監姚淑芬紅塵回望,以東方符碼飽滿、色彩豔紅華美的《大四囍》為基底,編創跨世代舞作《破月》,將於十月六至七日首演。

世紀當代舞團《破月》

10/6  19:30  10/7  14:30

新北市  臺藝表演廳

INFO  02-23944354

歷經十年歲月洗禮,世紀當代舞團藝術總監姚淑芬紅塵回望,以東方符碼飽滿、色彩豔紅華美的《大四囍》為基底,編創跨世代舞作《破月》,將於十月六至七日首演。

《大四囍》是姚淑芬於二○○六年應英國新堡舞蹈中心之邀編創的作品,是世紀當代舞團首度站上歐洲舞台,唯一玩轉東方元素的舞作,曾獲美國大學舞蹈節最佳編舞獎,並於歐美與台灣等地多次演出。相隔十年的《破月》,姚淑芬再度攜手前衛服裝設計師黃嘉祥Jasper,並邀請新生代立體創作藝術家黃啟峻,以多維空間圍構肢體,點撥搓揉人性與慾望。

《破月》一反姚淑芬過去寫實魔幻與拼貼空間的編創風格,舞台上緩慢沉穩的時間推移是世紀當代舞團罕見的東方唯美肢體。一繞到頭,二纏齊眉,三咬情思魂縈夢牽;《破月》保留了《大四囍》的經典元素:紅線、紅布與鳥籠,卻靜置十年前的直觀與叛逆,以轉念後的女性成熟心境看待「千里姻緣一線牽」的嫁娶與命定。一天的等待,是一生一世的期待,姚淑芬說:「無論是探討婚姻或運用東方語彙的肢體,《破月》是最後,也是唯一了。」

姚淑芬與黃嘉祥也再續自《大四囍》以來深厚的合作因緣,舞者服裝靈感取自漢人傳統喪服,以黑、白、紅層層包裹的視覺表現,意味人生始終圓滿莊嚴。舞台空間美學則由黃啟峻操刀,簡化華麗繁複的婚儀空間,以容納萬物的「空」呼應姚淑芬十年體悟的「破」。

有情之人款步而來,於記憶的圍城細數月的圓缺,詠唱交纏生世的情愛離合。走過十年長路,姚淑芬《破月》再探台灣婚慶禮俗,以當代視角重閱女性於婚姻關係中的幽微心境。姚淑芬表示,《破月》是詠嘆婚姻圓滿想像的輪迴曲調,亦是世紀當代舞團舞躍國際舞台後,以跨世代視野與台灣人文美學的詩意對話。

【欲知更多詳情,請見《PAR表演藝術》雜誌2017年10月號「即將上場」〈跨域媒介與東方語彙 姚淑芬《破月》 譜寫傳統婚禮的現代性〉;免費下載《PAR表演藝術》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