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ar God》 聯結人與人關係

劇場資深編導符宏征(左)睽違十年重披演員身分飾演父親一角。 (張震洲 攝)
AAA
微博 微信 複製網址

導演傅裕惠首度呈現自我,將對這世界充滿憤怒的情緒,透過創作社新作《Dear God》,探討人的罪惡感、贖罪、恨與寬諒,並擴及恐怖攻擊、福島核災與大海嘯、基因病變等嚴肅議題。

創作社《Dear God

5/28~30  19:30  5/30~31  14:30

台北  水源劇場

INFO  02-23397528

「人已經做到這樣了,為什麼還一無所有,不是心目中的理想狀態?一群漂流在海面等待救援的人,為什麼顯得如此無助?」導演傅裕惠首度呈現自我,將對這世界充滿憤怒的情緒,透過創作社改編第十五屆台北文學獎的評審獎作品《Dear God》,探討人的罪惡感、贖罪、恨與寬諒,並擴及恐怖攻擊、福島核災與大海嘯、基因病變等嚴肅議題。

一位懊悔的父親,一個誓言替天行道的警察,一名在慾望與罪惡感中掙扎的男人,三個極力想逃亡的人,誰盼望救贖?傅裕惠認為本劇有點像是一個男人的獨白與告解,也像是一個男人誠實剖現自己不同的狀態,展現人(我)多重複雜的面向,在跳越分場的發展情節、自我矛盾的交相詰問之中,探究人類對生命永恆的提問與懷疑。

編劇馮勃棣這次的劇本角度和關懷面與之前作品的幽默和青春類型不同,他認為以往的創作是「自我重複」,例如:都會愛情、形式與手段。三年前,馮勃棣轉戰電影界發展,卻被前輩認為「劇場遺毒」太深,電影和劇場文本語彙有很明顯的差異。三年後,歷經大病住院及創作電影劇本,他再度重拾劇場文本,展現「苦難罪惡與絕望中帶有善良溫暖」的人生觀,馮勃棣形容自己現在的心態充滿陽光朝氣,不再黑暗厭世。

演員陣容集結劇場好手,傅裕惠笑說,她特別邀請暗戀許久的劇場資深編導符宏征,重披演員身分飾演父親一角。睽違十年再度重做演員,符宏征關閉導演一職具備的感官能力,花費了很長的時間與力氣調整到最好的狀態演出。

這次的劇場處處充滿創意想像,舞台設計高豪杰拿掉了所謂劇場空間的第四面牆,允許觀眾以多視角的感官經驗建構屬於自己獨一無二的心靈救贖空間,演員則是走到哪裡都會被看見。他將正面觀眾席整個收起成為表演區,使水源劇場成為不同以往且相當具有挑戰性的演出空間,同時也帶給觀眾獨特的觀賞經驗。

劇情安排上,演員與坐在舞台周圍的觀眾也會有一些互動呈現,如貴賓和工作人員坐在舞台前上方,代表無限的神權,俯瞰台下所謂的人類生活環境等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