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祖現身莎翁名劇?! 《熱天酣眠》淡水還願演出

阮劇團改編莎翁《仲夏夜之夢》的《熱天酣眠》,翻譯後的台味演出讓觀眾與世界經典無縫接軌。 (張震洲 攝)
AAA
微博 微信 複製網址

春末,嘉義阮劇團將演出改編自《仲夏夜之夢》的全台語發音戲劇《熱天酣眠》,在三座城市巡演,首站來到《熱天酣眠》劇本誕生地──淡水,即將於本週末在雲門劇場「還願」演出。

阮劇團《熱天酣眠》

4/26-27  19:30  4/27-28  14:30

新北  淡水雲門劇場

5/11  14:30 19:30

台南  台江文化中心台江劇場

5/18  14:30

雲林縣政府文化處表演廳

INFO  05-2261428

春末,嘉義阮劇團將演出改編自《仲夏夜之夢》的全台語發音戲劇《熱天酣眠》,在三座城市巡演,首站來到《熱天酣眠》劇本誕生地──淡水,即將於本週末在雲門劇場「還願」演出。

團長汪兆謙表示,劇團成立至今已邁入第十六年,二ΟΟ九年《熱天酣眠》首演至今滿十周年,作為阮劇團台語改編西方經典文學的代表作,創作的起源竟然發生在離嘉義如此遙遠的淡水。

汪兆謙提到,當時自己還在北藝大念研究所,台語編劇盧志杰則在淡水海巡署工作,恰巧導演陳信伶也住淡水,又有另一位華文編劇吳明倫加入,一群人在沒有太多資源,卻對台語改編經典有著莫大熱情的情況下,在淡水經歷了一段翻轉莎翁喜劇經典《仲夏夜之夢》的時光,也意外摸索出劇團此後十年用台語改編世界經典的創作模式。阮劇團在淡水催生了《熱天酣眠》的台語劇本,首演則回到阮劇團所在的嘉義。經過六年來在各劇院、野台多次搬演,都獲得觀眾熱烈迴響;六年後在雲門劇場大力推動、協助之下,能回到劇本的孕育地──淡水演出,對阮劇團而言,具有特別的「還願」意義。

阮劇團改編莎翁《仲夏夜之夢》宗旨在於「阿公阿嬤看得懂,大人小孩笑嗨嗨」。觀眾無分年齡、背景,不須先讀過《仲夏夜之夢》也能直接看懂《熱天酣眠》;保留原著的劇情架構同時,也將台灣人日常生活的場景與文化元素帶入劇中,讓觀眾自然融入劇情,在改編上確實是編劇很大的挑戰。

據學者研究,《仲夏夜之夢》是莎士比亞為慶祝皇室婚禮所寫的劇目,但台灣並沒有這樣的文化習慣;因此,編劇將整個情境轉換為廟會酬神,以海神媽託夢給廟公開始:山神與海神之爭、虎爺下凡亂點凡人鴛鴦譜、兩對年輕戀人的「換換愛」四角習題、社區劇場酬神戲等大量使用夢境轉化的元素,不只內容有多次「夢境哏」,就連劇名都跟「夢」有關,如劇中台詞:「愛情親像一場夢,愛毋對人全成空,就當作眠夢……」更點出了「夢」與「愛情」的呼應關係。全劇源自四百年前的英國劇作,阮劇團保留了原劇核心的精神,經加工、改編、翻譯後的台味演出讓觀眾與世界經典無縫接軌。此外,演員們經過六年的磨練,將呈現更純熟的台語、更精練的表演狀態,保證讓觀眾從頭到尾「笑嘎並軌」。

此外,這次在雲門劇場演出還有另一亮點──翻轉當代觀戲體驗。《熱天酣眠》演出開放現場觀眾攝錄影,也邀請專業調酒師將隨劇情推展為酒水席的觀眾調製、送上「酸甘的初戀、渺渺茫茫的留戀、苦澀的失戀、戀情閣再梨」等風格各異的調酒。汪兆謙提到,劇場結合飲食創作一直是他非常想嘗試的,這次大膽地提出構想,很幸運獲得雲門劇場支持與全力配合。

《熱天酣眠》即將於四月廿六至廿八日在淡水雲門劇場演出四場,恰巧週六四月廿七日正是俗稱「媽祖生」的日子。媽祖託夢,與《熱天酣眠》的各種夢境巧妙等待觀眾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