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銳藝評 Review

如何理解「恐怖分子的事後哀愁」? 《可以睡覺》的劇本移植與詮釋問題

在一個沒有大規模馬列主義抗爭、更從未因此出現恐怖主義支派的台灣社會,創作者如何跟其中成員談論「恐怖分子的事後哀愁」? (台灣遊藝行 提供)
AAA
微博 微信 複製網址

戲劇本體與文宣之間斷裂不是問題,真正重要的,反而是如何處理歷史經驗「真空」及其帶來的問題:在一個沒有大規模馬列主義抗爭、更從未因此出現恐怖主義支派的台灣社會,創作者如何跟其中成員談論「恐怖分子的事後哀愁」?這難道不是跟一個涉世未深的毛頭小子宣告笑傲江湖嗎?

台灣遊藝行《可以睡覺》

8/25  台北 牯嶺街小劇場藝文空間

《PAR表演藝術》 第250期 / 2013年10月號

《PAR表演藝術》雜誌 ▪ 250期 / 2013年10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