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活誌 Behind Curtain | 藝活誌Behind Curtain/藝@書 Hot Book

「劇本」少了,「粗口」多了! 二○○七年香港劇壇的兩個現象

(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 提供)
AAA
微博 微信 複製網址

在戲劇市場化越發將戲劇變成「消費品」之時,劇場詩意性、文學性日漸消淡,舞台「粗口」成風,喜劇鬧劇充斥,在官能性、娛樂性掛帥的情況下,如何去增加香港劇場的多元化?如何去讓詩意性、文學性的戲劇繼續存活?甚至應該去探討消費性、市場化的戲劇製作,是否可以同樣保留戲劇的詩意性、文學性?

 

《PAR表演藝術》 第190期 / 2008年10月號

《PAR表演藝術》雜誌 ▪ 190期 / 2008年10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