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出評論

PAR / 第169期 / 2007年01月號

奠基傳統 玩出南管新意

音樂上的創新意圖處處可見,戲劇性更為濃厚。民眾合唱的〈金剛咒〉取材自卡通歌曲〈無敵鐵金剛〉,此新編曲目因為南管音律、樂器、聲韻等因素,座落得不露痕跡;不因卡通歌曲的素材而荒腔走板、引人發笑,也不因此而怪異、破壞氣氛或上下不銜接。

PAR / 第166期 / 2006年10月號

在記憶中創造新的暗戀

《桃花源》在原有架構下重新編排的結果,掙脫了集體即興創作文本更換演員重演時,究竟該「忠於原著」或是「另闢蹊徑」的束縛,尤其從賴陶進入武陵開始,明華園百無禁忌的生猛特質被揮灑開來,舞台上的生命能量和節奏技巧徹底顛覆了現代劇場中做作的含蓄。

PAR / 第169期 / 2007年01月號

身體意象消失於隱喻不在之中

PAR / 第166期 / 2006年10月號

歌仔戲玩實驗 創新有意思

四團的演出中,老字號的明華園與陳美雲劇團皆採取了「在一個小時內專心地說故事」的策略:一個在說故事中解構才子佳人劇的模式,另一個則試圖在說故事的方法上尋求突破。另一方面,新秀劇團則展現更大的野心,除了主題尋求突破、也試著在表現手法上注入新意。這種作法挑戰性大,但容易流於「超載」的毛病。

PAR / 第169期 / 2007年01月號

延續經典 挑戰經典

大觀舞集的《柯》劇故事版本是參照英國皇家芭蕾舞團和澳洲芭蕾舞團的《柯》劇故事情節重新編創而成,創作者在第三幕中加入與前兩幕情節不相干的超現實〈時光精靈〉舞段,意圖延續浪漫芭蕾時期一貫以精靈般的詩境舞風,表達「現實」與「超現實」兩種精神層面。

PAR / 第169期 / 2007年01月號

各自精采的舞踏與南管

由於劇本本身詼諧逗趣,《朱文走鬼》若是照本演出其實已經相當討好。可惜南管和舞踏雖然各自表現得可圈可點,卻在融合時出現了落差,除了南管演員在舞踏的表演上味道不足之外,整體性也因為這樣的落差而被削弱。

PAR / 第169期 / 2007年01月號

還是讓她「男不男、女不女」吧!

若能將這齣戲當作「現代歌劇」來觀賞,諸如:小青不耐地搖扇、接續白素貞以敲門動作應對法海,以及法海出場、輕喚妖怪等段落,都完美呈現了音樂設計和看戲的節奏;只是,劇本先天的台詞和結構似乎無法負擔所謂歌劇緊湊的情節與情緒變化。

PAR / 第167期 / 2006年11月號

精細塑造樂句,執著完美呈現

音樂會以莫札特十一歲之作F大調交響曲(K43)打頭陣。哈丁指揮時不用指揮棒,全靠動作細膩的雙手做出提示。他對樂團各個群組的掌控可謂鉅細靡遺、無所偏廢,瞬間動態變化的雕琢尤其精采,整個演奏充滿新鮮的戲劇生命力。

PAR / 第167期 / 2006年11月號

武俠情境展絕技

全場共演出七首作品,其中陳中申、鍾耀光、蘇文慶與劉學軒的作品均為世界首演,由於主題明確、四位作曲家也都是為自己所擅長的樂器而作,沒有賣弄做作或無意義的炫技,因此沒有出現單場音樂會太多新作品容易造成的艱澀與乏味。

PAR / 第167期 / 2006年11月號

「身體」作為一種歷史觀點

秦Kanoko在台灣演出的舞踏,凡看過的都會對她的身體的確充滿了充沛的能量表示同感;是的,這次她在《天然之美》中的表演,仍然用了強大的身體能量凝聚出一股興兵作亂的力量;在日本舞踏中,這股叛亂的力量往往提供了建構一種歷史觀點的文脈,將被排除於黑暗中的民眾記憶,撥弄到眾目睽睽之前凝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