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出評論
PAR / 第27期 / 1995年01月號
《孽緣報》的光與影
當古希臘文化所孕育的悲劇力量跟中國的傳統戲曲結合,却產生種種不搭調的缺陷。這不免令人再度回顧中西文化的差異。
PAR / 第25期 / 1994年11月號
活力多了一點點、創意少了一點點 對《失樂園》的一番描繪
越界舞團的《失樂園》表達了前中年浪漫期對現世的不安與反省,也呈現了這個成員背景以中產階級知識份子爲主的團體,對末世的浪漫想像。
PAR / 第23期 / 1994年09月號
讓劇場中的理想復活
…我好奇的是,這種大抒對作品好惡的論述,是我們面對劇場演出唯一能做的事嗎?指出缺點固然明智且必要,但還有什麼是我們這群在不同的崗位上正在爲台灣劇壇、文化貢獻心力的朋友更値得關心卻疏忽的呢?
PAR / 第27期 / 1995年01月號
忠於傳說背離原劇的《孽緣報》
拆解了《伊底帕斯王》的結構,《孽緣報》卻恰恰病在劇幅鬆散以及爲唱、唸、做、打而使出的混身解數。
PAR / 第24期 / 1994年10月號
西班牙吉他之夜 豪爾赫.阿里薩吉他獨奏會
阿里薩在音樂的處理及對吉他的認知,及其一絲不苟的音樂詮釋,在當今年輕的演奏家身上並不多見,若以現代演奏家誇張技巧來聽阿氏音樂,那就無法體會老一輩演奏家吉他音樂的動人之音。
PAR / 第24期 / 1994年10月號
老將領軍,新秀展技 評亞洲靑年管弦樂團
這支由亞洲各國年輕好手所組樂團,在柯密西歐納領帶下,展現其成軍五年來的成果,弦樂部表現尤其突出。西班牙鋼琴家拉羅佳以其扎實沈著的演奏風範與樂團搭配的十分融洽,亦給了亞靑技巧磨練的絕佳機會。
PAR / 第25期 / 1994年11月號
取之於自然並回歸於大地 關於《沈默的杵音》
原住民舞蹈的精神,來自自然,來自大地及生命的呼喚。劉鳳學將這群受現代舞蹈洗禮的舞者,回歸原始的本質,自然地舞出原始的舞蹈。
PAR / 第27期 / 1995年01月號
還有沈瀲更深的「環」 《海山傳說.環》觀後
一如編導者其他作品的風格,此劇無疑地亦呈露了若干單純、童稚的純度和淸亮之感。
PAR / 第25期 / 1994年11月號
原鄕沉痛的呼喚 《沉默的杵音》觀後
台灣五十年來,以原住民傳統歌舞素材抽離轉化成現代舞的創新鉅作《沉默的杵音》是唯一僅見,也唯有深具人文豐厚情懷的劉鳳學,才得以交出如此震懾人心、如此不沉默而無聲怒吼的杵音。
PAR / 第23期 / 1994年09月號
出關以後,齊平關的忠貞與堅持是什麼? 談《西出陽關》的劇情架構及人物塑造
二十歲的齊平關迷迷糊糊來到台灣,當時的他只知道自己是陸軍第三十二軍二五二師七五六團第二營營部連第一排排長,只會踢正步,連方向都要請營長來下個命令,經過四十五年,從前的一切都回不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