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將上場
PAR / 第276期 / 2015年12月號
蒂摩爾古薪舞集 尋找當代排灣族身體 解構又重構 「四步舞」力量再現
以排灣族為創作主體的核心價值,蒂摩爾古薪舞集這次的作品《似不舞【s】》單純只用身體說話,舞名取自排灣族節慶舞蹈「四步舞」諧音,這是排灣族的節慶舞蹈,編舞者巴魯.瑪迪霖與舞者對舞步的解構又重構後,共同發展與累積出屬於當代排灣族青年的身體型態,綜合了西方舞蹈的訓練與排灣族的身體律動,並輔以當代劇場的燈光與空間調度,重新轉換與組合傳統四步舞。
PAR / 第276期 / 2015年12月號
《情人哏裡出西施─國樂LIVE版》 北市國LIVE秀 全民大劇團從中做「哏」
常以喜劇「KUSO歷史」的全民大劇團,將與北市國合作,將《情人哏裡出西施》一劇搬進國家音樂廳,讓吳越相爭的外/歪史在國樂現場演出中,爆笑登場。演出時樂團在舞台中央,演員不只繞著樂團演戲,更與樂團有所互動。除了有張大春的歌詞、王希文的新曲,還有什麼值得一看?「哏」當然不能先破,進場才能知道!
PAR / 第109期 / 2002年01月號
《戀人物語:一個關於愛的歌舞劇》
《戀人物語:一個關於愛的歌舞劇》爲邱安忱的第二號作品,他運用自己的思想語言,加上載歌載舞的戲劇形式與破除歌舞劇傳統的題材,建構這齣審視社會價値觀的歌舞劇。邱安忱在此劇中,以異性愛被視爲羞恥的象徴、同性愛則爲社會主流的題材,來推翻現實社會的認知,讓異性戀者被懷疑爲愛死病的傳染病源,並在法律上明文規定異性戀行爲將被強制執行改造成正常的同性戀。這齣歌舞劇的目的是爲了對擾動台灣社會的老少配新聞事件主角爲何得不到家人認同?超越年齡甚至超越性別的情愛觀需要多少的勇氣才能克服外在的逆流?等道德觀提出質疑,並藉由此劇探索情愛的定義,使社會大衆對弱勢者有更多的包容與關愛。
PAR / 第109期 / 2002年01月號
嚴俊傑2002年鋼琴獨奏會
曾以十三歲稚齡,獲得一九九七年「柴科夫斯基少年組鋼琴大賽」第三名的鋼琴新銳嚴俊傑。兩年後,參加日本「第四屆Hamamatsu International Piano Academy」 獲鋼琴比賽第一名,被日本報評爲「台灣人的驕傲」,當年的嚴俊傑還未滿十五歲。國中畢業後,即負笈德國,就讀德國漢諾威音樂院。嚴俊傑在其師Krajnev教授的嚴格督促下,演奏技巧日益純熟。此次返台音樂會,他將展現這兩年的蛻變,曲目包括浦羅柯菲夫第七號鋼琴奏鳴曲、貝多芬第二十一號奏鳴曲、《華德斯坦》、李斯特《魔鬼圓舞曲》、佛瑞《夜曲》第一號及舒曼的《狂歡節》皆是鋼琴曲目中展限演奏技巧與音樂深度的經典曲目。
PAR / 第109期 / 2002年01月號
踢踢踏踏──狂熱踢踏秀
榮獲一九九六年巴塞隆納FAD大獎(傑出表演獎)的踢踏打擊秀(CAMUT Band )樂團,成立於一九九五年,這個舞團是由編舞家拉斐爾、舞者Mendez兄弟與Alonso、打擊樂手Espanol Satorra共同組成,他們的演出除了打擊樂、器樂、人聲及打擊樂與踢躂舞外,更結合生活中語言的韻律作爲表演的素材。該團成立至今,屢屢創下票房佳績並贏得評論家與觀衆的好評與肯定。今年九月轉戰紐約百老匯,雖遇上九一一事件,票房仍然銷售一空,足見該團,果然有其獨特的表演魅力。
PAR / 第112期 / 2002年04月號
胡志龍鋼琴獨奏會
胡志龍是近年少見的鋼琴新秀,曾在多項比賽中奪魁,與國立台灣交響樂團、國立藝術學院交響樂團合作演出多場音樂會,也 曾受文建會邀約前往北京,和中國青年交響樂團合作演出鋼琴協奏曲。除了在全省各地舉辦多場鋼琴獨奏會外,他也積極參與各種室內樂型態與聲樂伴奏的演出,以其流暢靈活的演奏技巧,於國內樂壇逐漸嶄露頭角。 這次表演的曲目都是鋼琴的經典作品,如貝多芬創作中期的奏鳴曲降E大調作品31之3、浪漫樂派鋼琴大師李斯特的大作b小調鋼琴奏鳴曲,以及二十世紀俄國作曲山家斯特拉溫斯基改編其芭蕾舞劇《彼得羅希卡》的三樂章鋼琴曲,這首作品與李斯特的b小調奏鳴曲皆被視爲挑戰鋼琴家技巧與耐力的重要樂曲,其絢爛的聲響與對演奏家技術的考驗,是每位鋼琴家最想嘗試與挑戰的。
PAR / 第112期 / 2002年04月號
索雷達探戈五重奏
索雷達探戈五重奏成立於一九九五年,五位團員都是受過正統訓練的年輕音樂家,演奏樂器分別爲吉他、鋼琴、小提琴、手風琴及低音大提琴,並以演奏阿根廷作曲家皮亞左拉(Astor Piazzolla)的原創音樂「新探戈」(Tango Nuevo)爲創團宗旨。由於該團員擁有古典、爵士、流行樂的多種音樂經驗,演繹新探戈曲風尤見靈性與熱情流動的情感綿密度,因此頗能表達皮氏音樂中悲傷的感情, 也吸引不少現代作曲家靠攏。 樂團的演奏成績也頗受矚目,從一九九八年初次獲獎(布魯塞爾皇家音樂學院舉辦的Mathilde Horlait──Dapsens的室內音樂比賽),次年於羅馬國際音樂大賽中也贏得首獎,更於兩千年在布魯塞爾美術館的演奏會上,受到鋼琴女皇阿格麗希的青睞,成爲 日後她在台灣、日本音樂演奏會上的同台貴賓。此次演奏曲目除了皮氏作品,還囊括卡貝雷地、德佛里茲、斯特拉溫斯基等探戈作品。
PAR / 第112期 / 2002年04月號
新編京劇《閻羅夢》
頂著思維京劇的頭銜,儼然像電影《回到未來》中穿越時空的故事情節,《閻羅夢》企圖重新詮釋中國歷史,演繹人生長河的輪迴與無奈。本劇的素材起始於《三國志》楔子「三國因」,屬於舊瓶新裝的趣味創作,也是《曹操與楊修》編劇陳亞先從未搬上舞台的新作。劇中人物來去千餘年的時空、埸景變換也因此有著縱橫千萬里的離奇魔幻──有項羽、曹操、韓信等歷史人物現身,也有天宮、地獄兩相對照的舞台裝置,劇情撲朔詼諧、以古諷今,是一齣融合傳統戲曲與現代劇場的京劇作品。 這齣戲匯集了兩岸創作菁英,由國光當家全才老生唐文華主演,朱陸豪協力演出,舞台燈光設計由聶光炎執行,音樂由上海京劇院金國賢負責編腔,導演是國光演而優則導的李小平,本劇可望爲國內傳統戲曲注入新鮮觀感。
PAR / 第112期 / 2002年04月號
立陶宛國家歌劇院
立陶宛國家劇團(Lithuanian National Opera and Ballet Theatre)成立於一九二〇年,是該國成立最早、享有高度國際讚譽的歌劇院,不僅承襲了東歐歌劇院嚴謹訓練的傳統,也是個組織架構完備的表演團隊。至今演出過的戲碼琳琅滿目,像歌劇《茶花女》、《波希米亞人》、《卡門》、《塞維爾的理髮師》、《杜蘭朵公主》到《阿伊達》等,都是膾炙人口的感人作品,表演足跡更遍佈全世界各大藝術節,屢獲佳評及肯定,許多耳熟能詳的世界級歌劇團明星如Irena Milkeviciute、Sigute Stonyte、Inesa Linaburgyte、Vytautas Kurnickas、Vladas Bagdonas等,也都是出身自該劇院。此次演出令人期待,因爲這將是首次來台演出人數最多的表演藝術團體,其中包含獨唱家等十八人、交響樂團六十五人、合唱團七十人,以及舞台技術人員等共一百七十名,屆時觀衆將可一睹國際歌劇演出舞台的絢麗浩大。
PAR / 第113期 / 2002年05月號
第八屆皇冠藝術節
今年皇冠藝術節囊括五齣作品: 「莎士比亞的妹妹們的劇團」推出《當我們討論愛情》,由魏瑛娟、王嘉明、戴君芳分別執導〈文愛情戲練習〉、〈請聽我說〉以及〈火星五宮人〉三齣以「愛情」爲主題的作品; 《舞在一瞬間》是一場穿越時空的舞蹈之旅,由世界著名的「荷西.李蒙現代舞團」中首位華人舞者林向秀編導,台北電影節「最佳新導演」陳芯宜、著名音樂家林慧玲共同策劃製作; 《兩根辮子一對鬍子〉是舞蹈空間舞團的創作集錦,有詹曜君的〈霧信〉、黃蘭惠的〈獨白〉、孫梲泰的〈情愛復興〉;《床上的愛麗思》,是全方位創作的鴻鴻,在導演過多部電影和舞蹈之後,重回劇場的最新力作;《閣樓》則是世紀當代舞蹈團,透過編舞家姚淑芬與三位男性表演者,以男性扮裝、性別互換的表演形式,一窺男性沙文主義下女人的身體與身分認同議題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