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將上場
PAR / 第112期 / 2002年04月號
紙風車劇團
「銀河天馬」是紙風車自鼠年以來所製作的第七部生肖兒童劇,也是劇團成立十週年的重頭戲,劇中這匹馬又老又瘦,卻是男主角唐吉軻德最知心的好友。該劇編導李永豐說,西班牙作家塞凡提斯寫了兩版《唐吉軻德》 Don Quixote,「銀河天馬」則是自創的第三版本,劇中唐同樣帶著家僕桑丘挑戰風車,上天下地尋找夜明珠,不同的是舞台劇多了傳達夢幻騎士精神的眞實道具,從旋轉舞台、光影設計到各式各樣的大型偶,舞台上的演員可以真的天馬行空起來。 値得一提的是,像空飄氣球所展現的「四頭龍」、運用移動式的星河創造充滿科幻感的「時間之河」,以及結合多媒體星星燈等特殊舞台設計象徵美麗的銀河等,都是本劇將令人驚艷的奇幻經驗。
PAR / 第113期 / 2002年05月號
十方樂集五月演出
致力於開發樂界新血的十方樂集,五月份演奏活動場場新鮮、充滿活力。 抒情女高音李佳儒獨唱會率先登場,由蔡世豪鋼琴伴奏,演唱韓德爾、拉威爾、德布西、莫札特等藝術歌曲:「音聲相和」是台灣璇音雅集2002室內樂、鋼琴與其他形式的音樂創作發表會,作曲家囊括黎國鋒、嚴琲玟、蘇凡凌等,其中由謝隆廣作曲的《七彩的虹》是單簧管、朗誦者與電子音樂的結合,這樣的組合在台灣並不多見;詹佳琦雙簧管獨奏會,演奏者甫於去年奪得莫斯科國際木管大賽銀牌獎,這次帶來的曲目除了超炫技的浪漫派協奏曲,還有俄國現代樂派作品,皆爲國內少見的曲目;另外還有「小小音樂家」演出系列,是音樂老師黃慧雯、林玲玲、林珮琪、陳紀蓉等的學生音樂發表會。
PAR / 第110期 / 2002年02月號
楊.葛巴瑞克&希利雅合唱團音樂會
楊.葛巴瑞克(Jan Garbarek)是來自挪威的薩克斯風音樂家,他自六〇年代出道至今,已成爲歐洲爵士樂界的大師級人物,七〇年代起便與世界各地的頂尖民族樂手合作,冷冽疏離的薩克斯風音調,融合巴基斯坦、黎巴嫩、巴西等地的民族音樂,創作出張張精采的融合爵士(Fusion)佳作 。 九〇年代葛氏開始與來自英國的人聲團體「希利雅合唱團」(The Hilliard Ensemble)合作,該團擅長演唱文藝復興與巴洛克時期的古樂曲調,搭配葛氏的薩克斯風即興穿梭其中,加上音場控制的變換反射,營造出仿如教堂優雅聖潔的聖樂,也使得他們合作的幾張專輯不但受到世界各地音樂獎項的推崇,更在全世界拿下百萬張以上的銷售量,將是國內愛樂者難得的聆聽經驗。
PAR / 第111期 / 2002年03月號
秦KANOKO舞踏公演
面對日益擴張的全球化趨勢,這些年跨界文教基金會持續在亞洲國家間進行民衆戲劇串聯的工作;區域間具民衆意識的劇場,連帶成爲對抗單一化、主流化、商品化表演藝術的另類傾向。 日本舞者秦Kanoko(本名澤田利香),自一九九八年參與「亞洲的吶喊3──夢迴亞洲街」演出後,數度受邀來台舉辦舞踏工作坊與演出活動,且持續與國內劇場與舞蹈人士研習舞踏,作爲一種亞洲前衛藝術的表達方式。對她而言,「舞踏」可以從生活的細微出發,在民衆的作息間產生身體的對話,透過身體觀架起「舞踏」與「民衆劇場」之間的橋樑。 《亞細亞巴洛克》的創作企圖,從詭麗、奇想的巴洛克藝術出發,卻又返回到亞洲人民的共同記憶中,營造出融合了想像世界與生活關照的舞踏表演,此番跨界與Kanoko的交流合作,可望看見一種創新且詭艷的亞洲表演新風格。
PAR / 第113期 / 2002年05月號
《愛情沸點八度半》
繼去年首次與綠光合作頗受注目的《青春小鳥》後,吳念眞這次卯勁愛情議題,將電影美學經驗注入舞台,也邀請普天下女人走進劇場,眞實體驗一場由四個不同年齡層女人點沸的愛情觀,這也是綠光於今年春天送給所有在愛情中堅持、勇敢與付出的有情男女的一齣浪漫喜劇。
PAR / 第110期 / 2002年02月號
大河舞劇──命運之力
繼前年七月新象率先引進、引起轟動的「舞動世紀」舞團,在國內掀起「踢躂舞」熱潮,成軍五年、享譽愛爾蘭的《愛爾蘭大河舞劇──命運之力》,融台百老匯舞台聲光效果與愛爾蘭踢躂舞的極致動感魅力,將帶給國內觀衆另一波視覺驚喜。「命運之力」源自西歐古老的居爾特語,意謂「強勁的風」,它以深藏的古老神秘力量傅遞愛爾蘭踢躂舞的節奏與表情,數十位從世界踢躂舞大賽中脫穎而出的冠軍舞者,展現舞劇精采面貌。
PAR / 第111期 / 2002年03月號
楊文信大提琴獨奏會
一九九一年日內瓦大提琴比賽的金牌獎得主楊文信,在二十四歲時已被聘爲慕尼黑巴伐利亞廣播交響樂團的大提琴首席,在披金之後,馬上成爲衆所矚目的樂壇新秀,並受邀與各大樂團合作,是當今華裔大提琴家除了馬友友與王健之外,少數可以揚名世界樂壇的華裔大提琴家。楊文信此次台灣行將與歐洲小有名氣的鋼琴家Werner Burtschi—同演出貝多芬第一號大提琴奏鳴曲、聖桑的大提琴奏鳴曲、馬坦敘事曲與法雅/馬萊夏的西班牙組曲,這些曲目在台灣並不常見,卻是大提琴的經典之作。
PAR / 第113期 / 2002年05月號
「觀音聽舞」系列之《身音書寫》
光環舞集開發聲音與動作的「觀音聽舞」系列,第二部作品《身音書寫》四月中在台中21號倉庫首演之後,五月繼績轉往台北與台南演出。 以嬰兒油系列舞作聞名的光環舞集,近年來積極開發創作新素材,藝術總監劉紹爐帶領舞者延續「氣、身、心」合一的探索,結合身體動作與人聲吟唱,發展出「觀音聽舞」系列,《身音書寫》強調舞者自然呼吸發聲,身體自然隨之律動,舞者之間宛如布農族的八部音合唱,動作樸拙具儀式感。
PAR / 第275期 / 2015年11月號
即時互動3D多媒體劇場《路》 以沙韻之名啟程 找自己的路
泰雅族少女沙韻的淒美故事,讓人們起而追尋那一條應該不存在的路……即時互動3D多媒體劇場《路》是一個跨界的勇敢嘗試,以沙韻之名啟程,結合了傳統戲曲身段與當代肢體,以最新的即時動態捕捉及互動投影技術,詮釋這一次又一次找路的心靈探索——你會驀然發現,找「路」,原來是為了「找自己」。
PAR / 第275期 / 2015年11月號
加拿大舞蹈家露意絲.勒卡瓦利耶 極簡舞台重拍樂音 So Blue飆放精準能量
在加拿大知名的「人類足跡舞團」(La La La Human Steps)擔任主要舞者近廿年,露意絲.勒卡瓦利耶可說是該團的代表性標誌,她將舞蹈帶至界限的熱情奔放,曾被形容「像焰火一般」。如今這焰火般的舞步將隨她的作品So Blue訪台,讓台灣觀眾也能體驗她精準的身體能量,在極簡舞台重拍樂音中飆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