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將上場

PAR / 第280期 / 2016年04月號

演繹全套「巴赫無伴奏全集」 大提琴家堤剛 體現上帝的音樂與思想

日本大提琴大師堤剛,在前四次來台演出中幾乎完整地呈現了大提琴經典曲目,包括海頓、貝多芬與柴科夫斯基等大師作品,而此次五度訪台的演出,更是誠意十足,將演繹大提琴「舊約聖經」——全套巴赫無伴奏組曲,這不僅僅是他個人心理與生理素質的挑戰,同時也是他對於台灣愛樂者的最佳獻禮。

PAR / 第280期 / 2016年04月號

國臺交「戲如人生—歌劇世界的七情六慾」 台上喜怒哀樂 台下戲劇人生

國立臺灣交響樂團五月將演出「戲如人生—歌劇世界的七情六慾」歌劇音樂會,這次不演整齣歌劇,而是以歌劇序曲、前奏曲及選段的模式演出,演出《法斯塔夫》、《卡門》、《安潔麗卡修女》、《莎樂美》等經典段落,讓歌劇世界的七情六慾在一個晚上搬演,台上的喜怒哀樂,正映照台下的戲劇人生。

PAR / 第280期 / 2016年04月號

齊瑪諾夫斯基絃樂四重奏 弦音交織 一場心靈的對話

以波蘭音樂家齊瑪諾夫斯基為名的絃樂四重奏——齊瑪諾夫斯基絃樂四重奏,優秀的表現,連大師級的阿班貝爾格絃樂四重奏中提琴手Hatto Beyerle都大方稱讚他們是「當今最優秀的絃樂四重奏團」。屢獲大獎的他們今年適逢成立廿周年,訪台音樂會將演出多首四重奏經典曲目,展現室內樂獨特的心靈對話。

PAR / 第279期 / 2016年03月號

賴翠霜與謝瀞瑩的「第一次」 《發聲》 探索聲音記憶的溫度

自稱喜歡抱怨的編舞家賴翠霜,總是在創作中觀照社會中少為人關注的沉重議題,但這次的《發聲》則是「社會議題和抽象、美之間的權衡」。她首度與新媒體音樂家謝瀞瑩合作,從合作夥伴們的聲音記憶出發,以「聲響」創作,聲音與記憶都從舞者出發,賴翠霜說:「每個個體都是一個家。」舞台有一如屋簷的斜坡設計,她讓舞者們在象徵「家」的屋頂下發聲、講述記憶。

PAR / 第279期 / 2016年03月號

舞蹈鬼才的科幻童話 《賣火柴的小女孩》 寒夜中的黑色喜劇

英國編舞家亞瑟.皮塔作品風格獨特,他曾表示自己受美國電影導演大衛.林區影響,前作《變形記》以奇詭的肢體意象,將觀眾拉進極具震撼力的心理空間。將來台灣上演的《賣火柴的小女孩》,改編自安徒生童話,童話本身陰暗悲傷,但在他手下,卻融入黑色喜劇調性,加入了別出心裁的科幻元素,讓救贖有了全新的風貌。

PAR / 第279期 / 2016年03月號

舞蹈空間X日本計畫「徹舞流」 島崎徹 一切舞在不言中

三度與舞蹈空間舞團合作,日本編舞家島崎徹將帶來不同時期的舞作《漫》與《臨極限》,並與台灣舞者共同發展新作《謎》。融合東方與西方的肢體語彙,島崎徹的舞作或優雅流暢,或犀利強烈,給予觀者多樣的觸動。不輕易以文字定義舞蹈的他,認為舞蹈藝術之美正因為其難以言說,而身為舞蹈藝術家,他所能夠做的,就是透過肢體表達,並深信觀眾能夠在作品中找到連結。

PAR / 第279期 / 2016年03月號

翻飛戲偶演繹漂移人生 楊輝《邊界》 戰爭下的小人物悲歌

自中國出走落腳歐陸的偶戲創作者楊輝,作品中總是不離「漂移」與「尋根」的母題,《操偶師的故事》、《牛仔褲》皆然;新作《邊界》述說台籍日本兵與歐陸難民的故事,依然不離此題,但格局更開闊。楊輝這次與台灣團隊合作,讓布袋戲、手套偶、懸絲偶和光影,在三層帷幕的舞台中交相運用,如同電影運鏡,流離的小人物悲歌,如是翻飛掌上……

PAR / 第279期 / 2016年03月號

大稻埕青年戲曲藝術節 年輕人「玩」戲曲 三劇種一新耳目

讓年輕劇場工作者公然「玩」戲曲的「青年戲曲藝術節」,今年邀來栢優座、文和傳奇戲劇團、李清照私人劇團三組團隊,分別瞄準京劇、客家戲、歌仔戲三劇種,讓戲曲與現代劇場玩在一起,或老戲、經典重詮,或人物角色穿越時空,讓當代戲曲突破你的想像……

PAR / 第279期 / 2016年03月號

NSO「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 余隆、王健、黃若 演繹一場哲學樂宴

NSO「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音樂會試圖在三個世紀、三個地域的音樂與哲學思想中,尋找一個或多個可能性。從理查.史特勞斯《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蕭斯塔可維奇《第一號大提琴協奏曲》到黃若的《碎步》,由余隆指揮NSO,黃若將親自演唱詮釋自己的作品,大提琴家王健也將演繹蕭氏這首題獻給羅斯托波維奇的大提琴協奏曲。

PAR / 第279期 / 2016年03月號

瓦格指揮&林家瑋吉他 來自南美的熱情與自在、美麗與哀愁

在北市交三月的音樂會「南美光與影」中,安排了整場專屬南美洲的整場樂曲,在音樂總監瓦格的指揮下,阿根廷的皮亞佐拉及希那斯特拉,墨西哥的蒙卡尤及馬奎茲,還有巴西的維拉-羅伯斯,這些南美作曲家的精湛作品將一新台灣樂迷的耳朵;並邀來台灣吉他演奏家林家瑋擔任維拉-羅伯斯《吉他協奏曲》獨奏,一展指上精采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