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畫特輯

PAR / 第253期 / 2014年01月號

分享 是他們內心最美的聲音

繼十二月底的小提琴家三浦文彰之後,由鳳絃樂集主辦的「銳不可當」系列音樂會第二砲,就是曾獲得多項大獎的日本小提琴家成田達輝。首度造訪台灣,成田達輝開出鳳絃樂集創辦人凃鳳玹也歎為「恐怖」的曲目,可以看出他並不打算討好觀眾,而是選擇極有挑戰的曲子來展現自己,希望將自己對音樂的看法帶到各個角落。而刻意邀請崛起中的明日之星訪台,鳳絃樂集的凃鳳玹與簡荿玄的確別有用心:讓台北成為明日之星的一站,也讓國家音樂廳被國際矚目。

PAR / 第253期 / 2014年01月號

中演院線來台參訪 兩岸表藝交流新局面

去年十一月,中國「中演院線」一行共十六人,來台參與由廣藝基金會規劃的「藝遊兩岸」考察團,藉以觀摩學習台灣文化軟實力。透過深度的交流,主辦單位廣藝基金會希望能讓兩岸劇場的營運專業落差拉近,基金會執行長楊忠衡強調,許多台灣表演團隊近年也陸續到中國巡迴演出,雖然少了語言隔閡,但在劇場工作中各技術層面、專業水平,甚至於工作態度,兩岸仍有著很大的落差。「幫助對岸的同時,也是在幫助台灣,最終目的,是讓台灣的團隊能夠順利登陸。」

PAR / 第253期 / 2014年01月號

以原子筆練功的少年達摩 曾雍寧的入定藝術

對一個正當青壯時期的男人,選擇了最單調苦行的方式創作,帶給觀者色彩斑爛、幻化無窮的無邊天地,如果不是身帶佛性,似乎也看不出其他理由了,當然,那些小小的「原子筆」(或其他書寫性筆),也是成就藝術家作品的「法器」,那些筆的進化,或許也幫助藝術家成就了這種藝術。

PAR / 第252期 / 2013年12月號

寫在空間的詩行

或許可以這樣解釋:周書毅是詩人的身體,他的身體所欲承載的,是文字的重量,在空間裡,在光影裡,每一個畫面、每一個動作,都可視為一句詩行,是一個「活著」狀態的演繹,是關於描述他自己對“living”:活生生/現存意義的陳述。

PAR / 第251期 / 2013年11月號

來自巴洛克的純淨男聲 施宣煌的「古樂男高音」

施宣煌是國內外都少見的「古樂男高音」,輕柔、樸素的聲音,唱起巴洛克時期作品完全符合那個時代的品味。獨特的嗓音,讓他學成返台後,成為音樂團體與教會競相邀請的對象,是國外聲樂大師來台指揮演出聖樂或巴洛克歌劇時,主唱與男主角的首選。這次推出的「與韓德爾的午茶時光」獨唱會,是施宣煌留學英國的心路歷程與未完成的夢想,將演出韓德爾、浦朗克、德布西與佛瑞的作品。

PAR / 第251期 / 2013年11月號

港樂新氣象 帶來不同凡「響」 梵志登領軍 香港管弦樂團廿多年後再訪台

距上次訪台演出已有廿多年,港人暱稱為「港樂」的香港管弦樂團,將在新任音樂總監、荷蘭籍指揮家梵志登率領下,跟隨「香港週」系列活動,再度訪台,將演出蕭斯塔可維奇的《第五號交響曲》與貝多芬的《小提琴協奏曲》。在新任總監帶領下,港樂不僅從HKPO改名為HK Phil,原有的Logo也從充滿色彩的龍頭改為指揮打四拍的標誌,展現全新氣象,也標誌出「衝出香港、衝出亞洲」的企圖心!

PAR / 第251期 / 2013年11月號

一沙河,一世界 《小.結》的物質性及布署

《小.結》以極抽象的時空結構,極純淨的身體賦形,布展了一幅兀自流動的小宇宙。因為沒有刻意操作觀眾的感受,並非延引觀眾進入中介狀態的儀式感;也並非純粹追求去舞蹈化的風景文本,意欲觀眾產生抒情或慾念。推動七十分鐘無機生產布署的關鍵,在於還原存在的物質狀態,在於空間自有能量,在悠悠流逝的時間感裡,我們看見一幅幾乎沒有任何言說目的展示……

PAR / 第251期 / 2013年11月號

情動於中 舞筆躍然 訪香港舞蹈團藝術總監楊雲濤談舞劇《蘭亭.祭姪》

剛於11月正式陞任香港舞蹈團藝術總監的楊雲濤,是傑出的舞者與編舞家,身上有著豐厚的民族舞與現代舞素養,讓他的舞作在傳統況味中呈現現代的流暢與自由。十二月他將率領香港舞蹈團首度訪台,帶來獲2013香港舞蹈年獎「最值得表演舞蹈製作」的《蘭亭.祭姪》,以書法為題材,讓行筆走韻化身舞動肢體,將王羲之在《蘭亭集序》的灑脫自在、與《祭姪文稿》中,顏真卿的字字悲憤,在舞作中一一表露。

PAR / 第250期 / 2013年10月號

來自中歐的璀璨之聲 瓦薩里領軍 匈牙利國家廣播交響樂團三度訪台

睽違九年之後,原名為「布達佩斯交響樂團」的「匈牙利國家廣播交響樂團」終於再度訪台。依然在該團桂冠指揮、榮譽藝術總監瓦薩里的帶領下,將為台灣樂迷帶來兩晚的精采音樂會,將演出李斯特、高大宜、孟德爾頌、貝多芬與柴科夫斯基的經典作品。其中高大宜的《嘉蘭塔舞曲》具備鮮明的民族風格,特別值得期待!

PAR / 第250期 / 2013年10月號

可見的暴力,與不可見的暴力

陳仕瑛的《山地話》讓劇場成為一個沒有出口的密閉空間,這是一個密室裡的暴力展示……對於品特而言,真正的暴力,不在於眼前所發生的,肉眼可見的暴力,而是於在存在於那扇門之外,那個由國家所象徵的,雖不可見,卻又無處不在的暴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