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畫特輯

PAR / 第260期 / 2014年08月號

國際中樂指揮大賽 打造中樂更遠更廣的未來 第二屆結果剛出爐 三年後將與台灣合辦

由香港中樂團舉辦的「國際中樂指揮大賽」今年已經舉辦了第二屆,新的優勝名單也才剛剛出爐,愈辦愈熱烈的活動也將延續,二○一七年的第三屆更將與台灣的傳統藝術中心合辦。這個大賽源自香港中樂團音樂總監閻惠昌有感中樂指揮人才缺乏,是中樂發展上的瓶頸,藉著舉辦國際賽事,可讓世界更多指揮人才參與中樂演出,更可藉此推展中樂,讓更多世人認識的多元面向!

PAR / 第260期 / 2014年08月號

實驗性創作.創作性實驗

“Yes! Try Out”的「實驗.創意」讓不同作品的多重影像劇場本質迸發出來,當人們已經厭倦了刻板的劇情結構,這個Lab實驗啟動計劃,不僅在單一作品中表現出展演的多層次,更是在橫向的「作品—作品」聯結上,讓每個作品的影像與內涵,複疊到另一部作品上,一部接著一部、一部影片疊著另一部影片,在同一空間的不同區塊面向裡呈現,而且絕對超越僅僅由視覺影像所呈現的空間感,同時也是一種多元敘事觀點的表現策略。

PAR / 第260期 / 2014年08月號

殘本復排《續琵琶》、上下全本《紅樓夢》 北方崑曲劇院 「紅潮」大舉來襲!

將於八月訪台的中國北方崑曲劇院,這次打著「紀念曹雪芹逝世250周年」的旗號,帶來兩齣精采好戲:曹雪芹的祖父曹寅所作、殘本復排的《續琵琶》,及上下全本《紅樓夢》。欲體驗溫婉崑腔詮釋的大觀園興衰起落,這次難得的良機豈能錯過!

PAR / 第214期 / 2010年10月號

2010原聲音樂節 從傳統迸放的聲音狂潮

「2010原聲音樂節」概念上取original sound兩字的字頭所組成的OrigSound作為象徵。不以「音樂」(Music)局限演出的型態,而是以「聲音」(Sound)突顯自母文化孕育出的當代歌聲,同時也定義了「原創」的精神。節目的規劃以「聲之嬉遊」為主軸,劃分為「山海原聲」、「無界原聲」及「嬉遊原聲」三大區塊,邀請國、內外具備原創、民族音樂特色之世界/民族音樂團隊演出。

PAR / 第214期 / 2010年10月號

讓我們「華山起藝」 來一場身心靈的藝術革命 華山藝術生活節 有熱鬧有門道!

光輝的十月裡,大大的藍色旗幟,在華山1914創意文化園區飄揚著,頗有召集天下好漢的氣氛,難道有人要揭竿起義嗎?原來這是文建會所籌畫的「華山藝術生活節」,邀請大家一起到華山「起藝」!

PAR / 第214期 / 2010年10月號

少年天籟 領你走入音樂的繽紛天堂 維也納少年合唱團「莫札特團」訪台

PAR / 第259期 / 2014年07月號

OH,MY嘉! 與藝術一起「玩遍偶嘉」! 2014嘉義市戲劇節 讓藝術滲透在地生活

嘉義擁有獨特的新舊交雜的城市意象,為了結合地方文化特色,讓民眾近距離接觸藝術,今年首度開辦的「嘉義市戲劇節」,透過演出、工作坊及講座等多元類型,著重在各種偶戲的豐富演出,非常適合親子欣賞同樂。觀看節目之餘,也可來趟嘉義慢活小旅行,細細品味地方風土民情,讓藝術自然融入生活,不再遙不可及。

PAR / 第214期 / 2010年10月號

專業鏡頭 對準2010新北市藝術節 十位國內外攝影師 記錄表演藝術能量

最後壓軸.系列活動 環境劇場:在地就是國際,環境成為劇場! 利用臺北縣豐富的人文景觀、多樣的環境生態,採取獨特的表現形式,與地方特色做更完美的結合,是本次環境劇場的主軸與挑戰。 由駐留台灣十二年的河床劇團藝術總監郭文泰(Craig Quintero)策展,匯集不同源流的跨國多元藝術血統,糾集音樂、舞蹈、戲劇等不同表演藝術團隊,包含前身為香港黑鳥樂團的郭達年與friends和聲動樂團Mia & Scott,原住民新生代編舞家布拉瑞揚為本次系列活動主題編作《心的綠原》,及剛從英國獲獎歸國的周書毅為板橋車站帶來得獎作《1875拉威爾與波麗露》,更有環境劇場始祖美國麵包傀儡劇場偶師在碧潭河岸與社區居民共同創作,沙丁龐客劇團《小丑的異想車廂》…等十一個藝術團隊,讓臺北縣每個角落都成為舞台,走在路上就能與藝術驚喜相遇。   市民藝術工作坊:與藝術家一起創作 「2010新北市藝術節」規劃多場「市民藝術工作坊」,來自台灣、義大利、美國的藝術工作者,將與新北市的市民朋友激盪與共振,共同描繪出在地的藝術形貌。今夏,藝術驚艷您的視聽,直觸您的心靈,憑添感動記憶的扉頁,鏈結您我共生共榮的情感。新北市國際藝術節,打造台灣的亞維儂,邀您一起品味藝術!

PAR / 第259期 / 2014年07月號

感受霧島風情 聽見頂尖的聲音 霧島節慶管弦樂團首度訪台 台灣的首席與世界級首席一齊獻藝

將世界拉到霧島,讓年輕音樂家接觸閃亮的巨星,進而拓廣視野、與時並進,是「霧島音樂祭」的初衷。而今台灣的學子們,藉著霧島節慶管弦樂團訪台的相關活動,也能夠在自己的土地,讓世界走進來,聆聽、學習、並且期待未來走出去。在這一切的美麗發生同時,讓我們先感受霧島風情,傾聽頂尖的聲音。

PAR / 第259期 / 2014年07月號

舞踏與時鐘

如果渴望解咒成為最難解的詛咒,那麼,召喚失敗者的記憶,在記憶中和受詛咒的鬼魂重逢,難道不是解開咒語唯一的可能嗎?詛咒是我們共通的傷痕,但也可以是我們辨認彼此的暗號,讓我們有機會暗中串連,等待未來的某一刻,一起逃出統治者的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