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專題
PAR / 第193期 / 2009年01月號
台灣戲曲音樂發展的新景觀
以傳統戲曲而言,唱腔與伴奏音樂在演出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因此製作一齣新戲,編腔者與音樂作曲者對於該劇種之音樂體製要有深入的研究……還有要重視唱腔「聲情」與「詞情」的配搭、「聲情詮釋」與「伴奏音樂」的配搭,進而才能在這基礎之上,新創發現代化的唱腔與樂團伴奏音樂。
PAR / 第189期 / 2008年09月號
大師傅聰揭幕 鋼琴熱力南北延燒! 2008台灣國際鋼琴藝術節
擁有「樂器之王」美譽的鋼琴,一直以來都是最受人們喜愛並且普及率最高的一項樂器。就在國內的國際台北蕭邦鋼琴大賽進入倒數階段之際,緊接著的又是一場不能錯過的鋼琴盛會。從十月中旬開始到十一月底,為期七週的「二○○八台灣國際鋼琴藝術節」,共邀集德國、烏克蘭、美國、俄羅斯及海外優秀華人輪番獻藝。
PAR / 第190期 / 2008年10月號
外行的看熱鬧,內行的看門道 藝術與娛樂兼具的保羅.泰勒之舞
保羅.泰勒以看似輕鬆流暢的方式包裝結構複雜的舞蹈作品。沒有故作莊嚴沉重的場面、也沒有刻意激情愁苦的情景,泰勒以他老練的手法操控多元的舞蹈元素,在短時間內呈現複雜多樣的人性狀態。泰勒的舞作可以說是外行的看熱鬧、內行的看門道,藝術與娛樂兼具、老少咸宜。
PAR / 第189期 / 2008年09月號
俄國鋼琴女王 雅布隆絲卡雅 七十高齡琴音不輟
曾獲法國隆.提博音樂大賽、里約熱內盧大賽及維也納貝多芬大賽首獎的俄國女鋼琴家雅布隆絲卡雅,將再度造訪台灣。被譽為俄國鋼琴一代女王的她,年滿七十仍專注音樂事業,這次將在鋼琴藝術節中,與台灣鋼琴家葉孟儒同台,並演出拿手的蕭斯塔可維奇《第一號鋼琴協奏曲》。
PAR / 第189期 / 2008年09月號
鋼琴界的神雕俠侶 羅伯.列文與莊雅斐 鶼鰈藝高情亦深
一位是二十世紀後半最驚人的音樂奇才之一,另一位從台灣到世界、以其獨到的魅力在舞台上獲得著名評論家的高度讚賞;羅伯.列文與莊雅斐這對夫妻,各有其獨特的鋼琴魅力,其搭配演出的絕佳默契,更非凡人所及。
PAR / 第192期 / 2008年12月號
八二高齡仍翩舞的彩蝶—李彩娥
台灣國寶級舞蹈家李彩娥,從十二歲師從日本現代舞之父石井漠起,迄今八二高齡,歷經生理病痛與心理的瓶頸,仍在舞台上翩舞。李彩娥希望能重塑先民「人皆可舞」的美學精神,讓藝術從高奧的殿堂裡解放到每個人的指尖腳下。
PAR / 第192期 / 2008年12月號
引領風潮的現代舞推手—游好彥
身為瑪莎.葛蘭姆舞團的第一位台灣弟子,游好彥不僅把葛蘭姆的舞蹈技巧在台灣發揚光大,更藉由編創《魚玄機》、《屈原傳》等舞作,贏得「台灣現代舞之父」的地位。結束艱困的舞團經營,退而不休的他仍致力舞蹈教學和小品創作,以欣賞落日的心情,愜意地享受人生。
PAR / 第192期 / 2008年12月號
台灣芭蕾的美麗園丁—姚明麗
對台灣芭蕾舞發展功不可沒的姚明麗,是第一位將《吉賽兒》、《天鵝湖》、《睡美人》等古典芭蕾全本舞劇搬上台灣舞台的人。大半生從事教學與排舞的她,希望舞蹈藝術教育能從小扎根,讓孩子進劇院領會藝術之美,更期待年年有芭蕾舞劇新製作,讓舞者能夠有機會淬煉舞藝更上層樓。
PAR / 第186期 / 2008年06月號
水到渠成,演繹台灣事 歌仔戲如何「戲說台灣」?
無論是呼應社會一片本土化、尋求台灣主體性的聲浪,或者是因應歌仔戲自一九八○年代以來逐步進入「文化場域」,經過一、二十年的醞釀與摸索,所產生的大量的創作企圖及益發成熟的創作能力,以台灣這塊土地的人事物作為歌仔戲新編劇目的創發,都可說是一個「水到渠成」的現象。
PAR / 第187期 / 2008年07月號
物價連三漲,票房倒!倒?倒… 表演藝術市場低迷,問題在哪裡?
物價油電連連攀升,各行各業叫苦連天,而表演藝術也跟著面臨票房寒冬,多檔演出因售票狀況不佳宣告停演,也有叫好叫座大卡司節目面臨票券難銷與票房下滑的慘況……問題出在哪裡?藝術經紀公司與表演團隊又如何因應?而他們又期待政府如何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