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專題
PAR / 第284期 / 2016年08月號
一間旅店,四種想像 兩岸三地四導演 剖腹相見答客問
創作社劇團《四情旅店》找來兩岸三地四位青壯派導演,共同以「旅店」為命題進行創作。這不是一個晚上四齣戲的集結,而是嘗試讓四個導演共同磨合出一台戲。台灣代表楊景翔與李銘宸,前者擅長處理劇作議題和語言、後者專注於空間、物件、演員的質地與狀態,香港代表陳恆輝以文學入戲,經營身體、聲音與意象,中國代表王子川則擅於編作荒謬喜劇。四位導演的風格與關注命題迥異,相異的美學品味,如何被放在同一個舞台上? 在還未進劇場見真章之前,本刊分別對四位導演提問,關於創作,關於成長的環境,關於對其他導演的好奇,關於兩岸三地的劇場風景,他們是怎麼想,怎麼看的?
PAR / 第283期 / 2016年07月號
從古典、搖滾到爵士 缺他不可的爵士低音提琴大師 克里斯汀.麥克布萊 笑傲音樂江湖
麥克布萊是當今全世界最優秀的爵士貝斯手之一,幾乎和天下所有爵士樂手都有過合作經驗,老一輩的可回溯到薩克斯風手桑尼.羅林斯、鋼琴手麥考伊.泰納等。而除了爵士樂,他與靈魂樂教父詹姆斯.布朗、搖滾文藝中年史汀、披頭爵士保羅.麥卡尼、老鷹合唱團的鼓手唐.亨利,甚至古典音樂聲樂名伶凱薩琳.芭托,以及許多其他不同音樂領域的知名大師們,也都有合作經驗。忍不住要說:「小心!麥克布萊就在你身邊!」
PAR / 第283期 / 2016年07月號
打開聲音新視野 最in的搖擺時刻 在音樂廳內 與精湛相遇
今年的兩廳院夏日爵士派對一樣安排了四場精采的音樂廳內演出,除了有集結國內外好手的「兩廳院夏日爵士節慶樂團」,這次邀來的爵士好手有老有少,經典如生涯涵蓋一部爵士音樂史的薩克斯風老將查爾斯.洛依德,還有技藝精湛的低音提琴大師克里斯汀.麥克布萊,而令人耳目一新的是新生代爵士女伶、被視為爵士三大女伶接班人,甫獲今年葛萊美獎桂冠的瑟西兒.麥克羅恩,才廿多歲的她已登入爵士樂名人榜!怎不令人張耳期待?
PAR / 第283期 / 2016年07月號
台灣「爵士力」盡情奔放 北歐精靈帶來清涼 在戶外廣場上 不分你我暢快同歡
不同於往年都擔綱「兩廳院夏日爵士派對」的開幕暖場,今年戶外演出在廳內演出之後上陣,將以一連兩晚熱力四射的表演為整個節慶完美作結。兩晚的上半場以展現台灣爵士實力為主,第一晚是「兩廳院夏日爵士菁英大樂團」由兩廳院爵士音樂營優秀菁英所組成;第二晚是旅美爵士低音提琴家林煒盛和音樂夥伴們的演出。而兩晚的下半場則由有「北歐精靈」美稱的瑞典女歌手麗莎.愛克坦與四重奏擔綱,來自北國的清新嗓音,讓酷熱夏夜也清涼。
PAR / 第283期 / 2016年07月號
翻新內在美 國家戲劇院休館UPGRADE!
上月二十六日下午國家戲劇院迎來本年度最後一場演出, 兩廳院新任吉祥物「馬克白」蹦跳登台, 成為最後一位踏上這個已使用了近卅年的老舊舞台的「幕後人員」, 並開啟接下來修館長達八個月的序幕。 這個歷時十年,歷任總監們念茲在茲的大計畫, 接續去年國家音樂廳的腳步,耗資更為龐大,耗時亦更久。 究竟這個被戲稱為「隱形的升級計畫」, 為什麼要修?要怎麼修?要修哪裡? 讓我們先行一窺從未曝光過的戲劇院神秘第六層後台心臟與舞台現況, 並期待明年三月重裝上陣全面升級的國家戲劇院, 能讓藝術家們「飆」得更痛快。
PAR / 第283期 / 2016年07月號
我們開了好的公路,就看藝術家怎麼飆 訪國家兩廳院藝術總監李惠美
繼去年音樂廳休館四個月「微整型」,今年輪到工程規模更大的國家戲劇院,為期八個月的工期將從七月開始,展開演出設備、系統、安全設施、觀眾席區域的全面升級、更新。但對觀眾來說,這次的重點修復工程幾乎是隱形的升級計畫,難以讓觀眾一看便知,國家兩廳院藝術總監李惠美表示:「我們開了好的公路,就看藝術家怎麼飆。」「把使用權交給藝術家,使用新劇場後的演出成果就交由觀眾來評斷。」
PAR / 第283期 / 2016年07月號
三項目翻新改造 戲劇殿堂重回青春
跟音樂廳一樣邁入卅年,陪伴多少觀眾一起哭一起笑的國家戲劇院,在這次為期八個月的整修中,到底是要更新哪些項目,以便回春重迎下一個卅年?這次的重點除了跟音樂廳整修一樣都有的舞台地板、座椅、隔音門的更新外,最重要的是將舞台設備全面升級,讓劇院從廿世紀來到廿一世紀,提供藝術家更多揮灑創意的可能!
PAR / 第282期 / 2016年06月號
笑的見聞!參見喜劇前輩 Q&A
什麼是喜劇?喜劇怎麼演? 喜劇,只是搞笑而已嗎? 喜劇的秘訣是什麼?何謂好的喜劇表演? 喜劇演員,怎樣在生活中尋找笑梗? 站上舞台,他們如何讓觀眾發笑,又如何面對冷靜的觀眾? 郭子乾+林家騏 唐從聖+黃迪揚 鍾欣凌+賴玟君 陳幼芳+許乃涵 當喜劇新星遇上資深笑匠,會有什麼火花四射的精采對話? 從兩個世代喜劇演員的對談交流中, 我們一窺他們在笑聲舞台背後的內心世界。
PAR / 第282期 / 2016年06月號
Q:後輩 林家麒 A:前輩 郭子乾 觀察、吸收、模仿 由外而內的修練心法
在舞台上、電視裡總是飽滿豐富、變化萬千的郭子乾,在劇場中每每令人瞠目驚豔、歎為觀止的林家麒,一拍即合地分享觀察模仿的心得、角色塑造的學問,也交換了不少演員心情與生活近況。讓原來顯得世故深沉的咖啡店角落漸漸明亮了起來,那股光亮來自他們發自內心對表演的熱忱,「喜歡演就不怕苦。」郭哥說,這是李國修老師手把手傳遞而來的熱能:「只要一朝踏上舞台,就會終生愛上它。」
PAR / 第282期 / 2016年06月號
Q:後輩 黃迪揚 A:前輩 唐從聖 海納百川準備足 讓字字精煉有「效」
許多觀眾從電視模仿秀認識唐從聖,很少人知道他在錄影前如何在時間緊迫壓縮條件下改本、背詞,新生代黃迪揚從旁觀察,發現唐從聖作為演員,事前的準備功夫更是驚人,讓他戰戰兢兢視為偶像。兩人從劇場到電視多次同台,作為舞台上的喜劇搭檔,黃迪揚能進入角色又對外開放,即興反應快速接招也頗贏得從從讚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