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企畫
PAR / 第294期 / 2017年06月號
新加坡劇場演員暨編導鍾達成 從業餘到專業 不退卻的劇場熱情
看過王嘉明新戲《血與玫瑰樂隊》的觀眾,相信對劇中那個個子嬌小、多語流利,還發名片自我介紹的「理查三世」印象深刻——他就是鍾達成,來自新加坡的演員、編劇暨導演。從非科班愛表演的業餘素人,到成為十指幫的專職藝術家,鍾達成看著新加坡的劇場發展,秉持著愛戲的熱情一路走來。這個月他將帶來獨角戲《根》,演出他的尋根歷程。
PAR / 第294期 / 2017年06月號
邁向專業與精進之路 新加坡舞蹈時況
在新加坡,主流舞蹈不只包括芭蕾及當代舞蹈,也包含了新加坡社會主要的三種族裔的民族舞蹈。本文介紹了過去這幾年經歷了轉折點的舞團,如時代舞蹈劇場、新典現代舞蹈團、新加坡華族舞蹈劇場、約翰.宓德舞團和曾受邀來台於「關渡藝術節」表演的舞人舞團。這些舞團從非專業,或半專業轉型至專業舞團,在推動新加坡當代舞蹈藝術的路上,持續前進與精進。
PAR / 第294期 / 2017年06月號
新加坡舞人舞團藝術總監郭瑞文 舞蹈,讓我跟著心走「不同的路」
生於馬來西亞的編舞家郭瑞文,卻是在新加坡開啟自己的舞蹈之路——從參加新加坡人民協會舞蹈團、新加坡舞蹈劇場,遠赴重洋參加西班牙國家舞蹈團,成為該團首位亞洲男舞者,到回返新加坡創立「舞人舞團」——一路的尋索,郭瑞文說:「不是舞蹈的內容,而是舞蹈的態度、對生活的選擇影響我。我這時才知道,原來可以跟著自己的內心走,可以做別人不認同的事情。」
PAR / 第294期 / 2017年06月號
等待一個觸底反彈的契機 訪新加坡藝術節總監王景生
擁有許多國際演出與跨文化製作經驗的王景生,對家鄉新加坡的表演藝術發展,有著愛深責切的情感。不諱言在政治與社會環境的限制下,新加坡藝術家面對嚴峻的挑戰,而在多種族的國度,他認為:「創作的關鍵不再是族群、語言,而是公民意識。一旦我們具備相同理念的公民意識,我們就有了共通的語言。」他表示,現今藝術創作代表了「抵抗」的精神,「要是政府對我們的控制逐漸緊縮,藝術家就能產生更強烈的抵抗,絕境逢生。非得如此不可。」
PAR / 第293期 / 2017年05月號
NSO 帶著「台灣」去歐洲
一百廿餘人, 跨越六、七個小時的時差, 飛行歐陸六趟、跨越歐亞兩次, 五個國家、六個音樂廳…… 他們無視時差與身體的疲累, 演出、打包、旅行、再演出…… 以《臺灣》交響曲作為介紹自己的名片, 再以經典作品展現實力。 面對西洋古典音樂發祥地,他們無所畏懼, 為了讓歐洲看到台灣, NSO帶著「台灣」,出發到歐洲去!
PAR / 第293期 / 2017年05月號
給NSO的一封信
PAR / 第293期 / 2017年05月號
孕育音樂家的搖籃 布魯塞爾亨利.拉寶芙音樂廳
NSO二次歐巡的第一站,就是歐盟所在的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演出地點在國際樂壇上可說非常具代表性,就是每四年一次的「伊利莎白女王音樂大賽」的賽場之一——「寶薩藝術中心」中的「亨利.拉寶芙音樂廳」,曾經誕生過許多優秀的演奏家,包括這次隨NSO歐巡演出的小提琴家陳銳。此廳的聲響效果號稱是全球前幾名,此外還有兩大亮點不可錯過——有著新藝術風格的管風琴,還有高雅氣派的皇室包廂。
PAR / 第293期 / 2017年05月號
探訪布魯塞爾 舉足輕重的「小城」 音樂藝術之都
布魯塞爾不但是比利時的首都,也是歐盟的總部所在,除了政治上的重要地位,它也是一個美麗的藝術之都,尤其是在音樂領域,除了聞名世界的伊莉莎白女王國際音樂大賽,還有在歐洲樂壇舉足輕重布魯塞爾皇家音樂學院,與收藏豐富、頗具特色的樂器博物館。
PAR / 第293期 / 2017年05月號
見證波蘭的一頁歷史 華沙愛樂廳
首度造訪波蘭,NSO的演出地點居然就是知名的蕭邦國際鋼琴大賽的場地——華沙愛樂廳!這個音樂盛事的殿堂,與兩位知名的波蘭音樂家關係匪淺,其一當然是「鋼琴詩人」蕭邦,另一位則是波蘭的「音樂外交家」帕德瑞夫斯基。原建於十九、廿世紀之交的華沙愛樂廳,在二戰中毀於戰火,到一九五五年才重建啟幕,新建築以社會主義寫實主義風格呈現,是波蘭目前唯一國家級的音樂廳。
PAR / 第293期 / 2017年05月號
探訪華沙 珍愛鋼琴詩人 處處遇見蕭邦
說起波蘭,許多人第一個想到的人物可能就是蕭邦,這位愛國愛鄉的浪漫鋼琴詩人,生前無法返鄉的他,也堅持要在身後將心臟送回故鄉埋葬。到了華沙,總是想讓人探尋蕭邦的足跡,從埋葬他心臟的聖十字教堂、他曾經就讀的學校、豎立著他的巨大雕像的「瓦津基公園」、蕭邦博物館……你會發現,這充滿藝術氣息的華沙,無處不是蕭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