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企畫
PAR / 第331期 / 2020年07月號
上海 解封之後的「疫」想天開vs.「藝」想天開
疫情趨緩下,中國的文化和旅遊部日前宣布營業性演出場所可以恢復演出,但販售座位數不能超過最大核載量的30%,對靠市場生存的演出企業來說,相當於演一場賠一場,30%的票房也許連場租都不夠。在此狀況下,表演藝術圈的各種求生方式紛紛出籠,或與電競產業合作,在電競賽事中表演與遊戲內容相關的舞蹈,透過直播而名利雙收;或如沉浸式戲劇《無眠之夜》特地與電商平台合作,另行製作線上帶貨直播,拓展潛在的產業價值……
PAR / 第331期 / 2020年07月號
香港 回不回得去? 從沒退路中尋進路
雖然疫情趨緩,現場演出逐漸回溫,但在人們的恐懼與防疫距離的限制中,昔日表演藝術的共時感與現場性,短期內是回不去了。香港的團隊試圖從中找出新的進路,線上讀劇、直播演出紛紛出籠,就算無法賺回成本,也至少讓劇場人可以繼續創作與生活。但隨著團隊開拓演出直播的可能,數量亦愈來愈多,眾多演出同時爭奪觀眾的時間,量的飽和反而成為了最大的挑戰。而線上演出的美學實驗,也仍有許多值得探討的空間……
PAR / 第330期 / 2020年06月號
瘟疫中的日常生活:心靈紓困(可能)提案
席捲二○二○年的這場瘟疫風暴,讓地球大力按下暫停鍵,讓我們見證美股十日內四次熔斷、原油期貨跌至負值、北韓領導者生而復死死又復生的羅生門,很多人失去他們所愛的人,失去工作,失去自由,失去習慣的日常生活。我們再也回不去了。武漢肺炎搬動了劇烈加速度的人類世界演進軌道,讓我們從瘟疫前的世界,抵達了現在的世界,而我們大多數人仍在新世界暈眩中,我們得建立起新的秩序來紓解瘟疫所帶來的劇烈震盪,但建立秩序這件事,沒有一體適用的神奇辦法,我們需要尋找適合自己的方式。 在本期企畫中,我們邀請目前處在台灣、美國、英國、比利時、法國等地的十四位藝術家,與六位編劇╱文字工作者,分享他們的工作、生活、閱讀等新秩序,這些創作者的「秩序」通常有些近乎儀式的生活方式浮現在日常表面,有些韌性、有些柔軟,但都穩固了他們自己。我們希望「瘟疫中的日常生活:心靈紓困(可能)提案」也能成為您重新思考生活中核心的寶貴事物的契機,使其牢固為新生活的新秩序。
PAR / 第330期 / 2020年06月號
FOCA福爾摩沙馬戲團 在停滯的時光夾縫裡,待續/蓄而動
落腳在城市邊緣的社子島,FOCA福爾摩沙馬戲團一邊面臨地區改建需要搬遷的未來,一邊面臨因疫情取消演出的困境,但走進該團所租下的挑高鐵皮屋,卻「一切如常」——在演出停擺的日子裡,反而讓這群近三年忙碌於演出的團員們,擁有三個月左右的密集練習、自己練功的機會,探索個人能力與技巧。還有其他多元課程、移地訓練、讀書會……練習如常,運作如常,為後疫情時代蓄勢待發。
PAR / 第330期 / 2020年06月號
陳銳 從「空中飛人」變身「網際超人」
個性正向樂觀、超有能量的陳銳,本來就是社群媒體重度使用者,總樂於與樂迷分享他的所見所思,影片、梗圖總是幽默又風趣。當疫情打亂空中飛人演出行程,宅在家的他也絕不閒著,趁機充電、練習喜歡的曲子,還把平常用來玩遊戲的平台改成虛擬練習室,不但設計古典音樂家主題,更邀請樂團首席、獨奏家好友搭檔進行線上演出,或一起教導大師班……陳銳笑說:「對我來說,最重要的不是音樂,而是人。音樂只是媒介、工具,幫助我與人連結。」
PAR / 第330期 / 2020年06月號
鄧樹榮 拿起手機自我對話 探尋「線上」與「現下」
這段期間,鄧樹榮每天練瑜珈和太極,也自己做飯,居家作息規律,身體變得比以前更好;他重拾畫筆,也閱讀。疫情引發的集體恐慌似乎對鄧樹榮沒有太大的影響,反而多了許多屬於自己的時間——於是,他拿起手機,錄下自我對話,然後上傳至工作室的粉絲專頁。鄧樹榮形容這是「溫故知新的時光旅程」,思索過去創作,思索線上演出,思索創作之於現下香港的意義……
PAR / 第330期 / 2020年06月號
林威震 14天,讓生活另開視窗
在美國疫情失控之前回到台灣的林威震,體驗過十四天隔離檢疫的焦躁不安,也終於有機會做了一些之前完全沒有時間與機會做的事。放下飛來飛去的演奏日常,他在此「停頓」中重拾馬林巴琴改編計畫、靠有氧運動連接起過去一直保有的健身習慣,甚至嘗試直播,還在隔離期滿後,跑去社區大學上課習畫……專注的音樂家人生開出新視窗,看到新風景。
PAR / 第330期 / 2020年06月號
梁秩傑 在斗室之中,持續舞動精進
現任職於英國北方芭蕾舞團的梁秩傑,原本要跟著舞團新作《藝妓》展開滿檔的巡演行程,卻因疫情封鎖霎時喊卡。作為舞者,練功是基本,梁秩傑除了每日照常跟著其他同事一起線上晨練,也因與同住的同事一起練功、一起煮飯,培養起堅實的革命情感!此外,他也全心投入芭蕾平台Project Sau.té運作,也利用居家期間選讀了一門微碩士行銷管理課程,自我充實,正能量滿滿!
PAR / 第330期 / 2020年06月號
溫宇航 沒戲演的日子,持續燉煮的「慢」滋味
「以前一年至少三檔大戲要演,今年可都沒了,但抓到了時間好好休息。」京崑兩門抱的小生溫宇航,趁此機會放慢生活,逛市場、看影集、泡湯,還有做自己喜歡的事如做菜、教學,甚至蓄起鬍鬚——這可是忙著演出的小生不可能做的事。這段時間內,溫宇航可以回歸生活、沉澱自己,也在做菜、教課、蓄鬍等事情上,做得很「崑曲」──樣樣慢燉細煮,嚐出箇中滋味。
PAR / 第330期 / 2020年06月號
林慈音 轉念沉澱 畫下心中的獨唱
因為合作的外籍音樂家確診,突然被要求隔離在家的林慈音心情是很複雜的,但現在回頭去看,她也已釋然。「沉澱也好」林慈音說:「平常的一天被教學、排練或演出等切割了,但現在至少有整段時間可以好好利用。」在這十四天裡,她烹茶、勾毛線玩偶、畫畫,也整理鍾愛的曲譜,為下一次的獨唱會做好準備……帶著樂觀的心,迎接開門後的陽光燦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