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話題

PAR / 第281期 / 2016年05月號

香港舞台劇獎頒獎 獨立劇團與旗艦團共分春色

今年第廿五屆的「香港舞台劇獎」於四月中頒發,因適逢「華文戲劇節」在香港舉行,也特設「華文戲劇獎」由四地評審從此屆參演作品中評選,由陳敢權編導的《一頁飛鴻》獲華文戲劇優秀劇目大獎。而「香港舞台劇獎」中,則見獨立劇團頗獲評審青睞,由已經不再運作的團劇團與新進的藝君子劇團合作的《天使撻落新.都城》獲「最佳整體演出」。

PAR / 第281期 / 2016年05月號

古今中外大師出手 但看「時間」的美麗與哀愁 第27屆澳門藝術節預覽

今年的澳門藝術節以「時間」為題,邀來古今中外大師,跨過時空與觀眾一同「體驗時間的美麗與哀愁」。久遠的有時代相當的莎士比亞與湯顯祖,前者更因逢逝世四百周年,有來自美國的《仲夏夜之夢》與來自南非的歌劇版《馬克白》加持。近代的有世界名導羅伯.威爾森親自演繹貝克特獨角戲《最後的錄音帶》,有勅使川原三郎從影史經典《安德魯之犬》發想的《迷戀》,還有法國前衛編舞家傑宏.貝爾的Disabled Theater……林林總總,讓你只怕時間不夠,看不盡所有——

PAR / 第280期 / 2016年04月號

音樂劇《漢彌頓》超夯 歐巴馬也瘋狂

將美國第一任財政部長亞歷山大.漢彌頓生平故事改編搬上舞台的音樂劇《漢彌頓》,去年八月上演以來即成為百老匯最熱門的演出,長居每週票房冠軍,不僅吸引眾多明星名流,政治人物更是絡繹不絕,總統歐巴馬看戲不算,還邀請原班卡司到白宮表演。叫好又叫座外,連原聲帶都成為Billboard榜上五十年來首週銷售最高的百老匯錄音,所獲的評價早已超越當季同儕,而是堂堂進入歷史殿堂。

PAR / 第280期 / 2016年04月號

柏林劇場人走出劇場 五千人上街聲援難民

面對反難民的「德國另類選擇黨」在地方選舉中獲得勝利,抗拒極右派崛起的柏林劇場人於三月廿日聯合推出「難民嘉年華」,包含德意志劇院、高爾基劇院、列寧廣場劇院等重要劇場,攜手布置花車、製作標語、在社群網路上邀請觀眾一起走上街頭,抗議偏狹與歧視。活動吸引了超過五千人參與,許多難民加入行列,遊行隊伍充滿各色人種,和平呼喊。

PAR / 第280期 / 2016年04月號

執導莎拉.肯恩《滌淨》 導演凱蒂.米契爾挑戰觀眾極限

英國早夭劇作家莎拉.肯恩的作品雖少,卻經常在世界各地搬演,但最近國家劇院推出由當紅女導演凱蒂.米契爾執導肯恩的《滌淨》,是該作問世十八年來在倫敦的首度大型復演製作,亦是她的作品第一次在國家劇院演出。《滌淨》劇作內容飽含暴力、虐待等情節,挑戰觀眾對於折磨和痛苦的想像極限,在預演的頭一週,便有五位觀眾在演出中昏倒,另有近四十位觀眾選擇中途離開。

PAR / 第280期 / 2016年04月號

新舊部長交接 法國文化政策欲振乏力

法國政府於二月下旬宣布新任文化部長阿祖蕾上任,這已是奧朗德執政四年以來所任命的第三位文化部長。文化政策學者布魯斯提為文指出文化部人事變動的意涵,由此見證前人所樹立的文化政策典範,已經完全屈服於市場法則。因為前任的佩勒蘭與現任的阿祖蕾都以企管與財務見長,可以看出奧朗德政府要求的是「要文化更要賺錢」,文化政策以利益為導向,讓表演藝術只得繼續維持通俗、實用且易於販售票房的路線。

PAR / 第280期 / 2016年04月號

誰拿走了乳酪? 創作資源豐沛下的真實

北京市文化局花大錢租下裝修要供表演團體使用、物美價廉的排練中心,出租率只有50%;中央每年撥款廿億人民幣要扶植創作與人才的「國家藝術基金」,80%以上的項目都是由全國各地國有院團拿下。因為申請條件的嚴苛限制,讓民間團體難以跨越門檻,資源看似豐沛,卻是看得到吃不到,而只有隨著政治主旋律起舞才能拿到補助,正是文化政策的目的。

PAR / 第280期 / 2016年04月號

場刊「國立」被刪惹風波 民政局康文署迴避回應

三月下旬,香港糊塗戲班演出《惡童日記第三部曲之第三謊言》時的場刊,出現內部人員的台灣學歷「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被刪除「國立」兩字,引發劇場界討論。在雨傘革命與銅鑼灣書店五子事件之後,香港的言論與創作自由是否遭限在在引發港民關注,也讓此「去國立」備受港媒關注。而這次事件是香港康文署的自我審查內規或偶發事件,官員也迴避回應,大打太極。

PAR / 第280期 / 2016年04月號

舞台上的自然 與觀眾一起建構 法國導演給斯納的Caspar Western Friedrich

法國導演給斯納與德國演員合作的新作Caspar Western Friedrich,作品探討人與自然的關係,透過德國十九世紀浪漫主義畫家佛烈德利赫知名的自然作品,還有西部電影中的自然,來探討人類與自然或人造環境關係的轉變。演員們在舞台上以各種布景道具建構一個「仿自然」的美術館,這個劇作實則處於一個開放未完成的狀態,召喚觀眾的想像力來完成這個創作,更甚至是要求演員與觀眾共同完成它。

PAR / 第279期 / 2016年03月號

梵志登確認接下紐愛 大都會歌劇院列汶欲去還留

紐約兩大音樂團體——紐約愛樂與大都會歌劇院都有人事問題,但前者已經柳暗花明,後者則仍混沌難清。自從宣布將由荷蘭指揮家梵志登接任,紐愛的未來看似清晰許多,但未來將臨的「流浪期」,也是新總監的一項難題。而在位已經四十年的大都會歌劇院總監列汶,身體每況愈下,繼任人選眼看不找不行,但列汶的醫師又說他撐得住,可見其難捨之心,讓歌劇院要做後續安排也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