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載

第174期 / 2007年06月號

狄爾與皮爾金的小沈思

我不滿阿信被刻畫得這麼悲情,但是,我也不喜歡復仇的阿信。所以在某一次聆聽《狄爾的惡作劇》與《皮爾金組曲》時,突然突發奇想:如果將刻畫索維格的溫柔深情聖潔感,轉變成詼諧幽默的惡搞風,像狄爾惡搞一般地...

第176期 / 2007年08月號

一把等待辨識的小提琴 談藝術如何獲得自由

電影《紅色小提琴》,透過一把小提琴的流浪史,企圖探討:藝術真的是自由的嗎?怎樣能得到自由呢?電影觸碰到了藝術三百年斷代史,從巴洛克到現代。導演不曾讓小提琴留在修道院或土裡,卻讓小提琴不斷流浪,以入...

第175期 / 2007年07月號

非關舒伯特 談藝術的昇華與宣洩

藝術之昇華或宣洩,對我衝擊最大的電影,應當就是韓內克的《鋼琴教師》,起初,我無法忍受這鋼琴老師最擅長的是舒伯特。舒伯特是多麼優美、美到讓人想哭的音樂,但電影中的鋼琴教師卻無法因舒伯特被撫慰、安定,...

第177期 / 2007年09月號

孔雀?小丑?

François-Réné Duchable這位早年經由魯賓斯坦提拔成名的鋼琴家,好似無期徒刑囚犯想逃獄一樣,嘗試逃離現代古典音樂市場的體制&hellip...

第177期 / 2007年09月號

精緻藝術的門檻

當父親帶比利去芭蕾學院考試,父親看到的是另一個世界:穿著芭蕾舞衣翩翩輕巧走路的少女、那全然陌生的古典音樂、節制優雅的肢體動作,當然,還有樓梯扶手上的精緻雕飾,這全然不是他們的世界,為了跨過這世界的...

第169期 / 2007年01月號

捉風,捕影

他們捉風捕影。林懷民一直對光影有很深的感觸和運用,而從九一一後,蔡國強意識到宇宙的悲愴感。他們一起說說,一切又不算數。捕風捉影,回到宇宙。雲門是一個宇宙。 ...

第172期 / 2007年04月號

老師

天下的老師太多了,古代的、今天的,學校的、工作的,生活中的、思想上的、感情世界的、心靈事業的……老師太多了。 會讓你回憶中充滿感謝的就不一定多了,但一定有,當然都是...

第170期 / 2007年02月號

孟克的忘年交

易卜生曾經說過,一個作家的基本職責是去看,而不是去反映。這個想法影響著年輕的孟克,他也說過類似的話:我並不畫我所看到的東西。他為易卜生畫了五百多張畫,有的是素描,有的是舞台的背景或草稿,那五百張畫...

第171期 / 2007年03月號

你可以活二次

「第二個生活」吸引很多原本缺乏社交生活的人,許多人開始過起第二種生活,樂此不疲;常常,在現實生活感覺不滿的人,卻在第二個生活得很愉快,有些人化身為與自己南轅北轍的人物,過起精采至極的生活。 ...

第173期 / 2007年05月號

大姊的蘋果

四九年,父母隨國民政府撤退來台,錢還沒有被騙光前,大姊經常被媽媽抱著,散步到附近的水果店,買上兩顆進口的蘋果,一手一個,再逛回家,黑白照片都還留著——一個年輕漂亮的北方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