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活誌
PAR / 第218期 / 藝@CD
齊柏斯坦 神奇小手的鋼琴傳奇
每回來台演出總掀起旋風的俄羅斯鋼琴名家莉莉亞.齊柏斯坦,將於今年的台灣國際藝術節中再次登台,與NSO及指揮呂紹嘉合作演出布拉姆斯《第一號鋼琴協奏曲》。這是個令人感到熱血沸騰的消息!齊柏斯坦以四手聯彈的原始版本,灌錄了世界首錄發燒碟,忠實呈現布拉姆斯這首作品的原貌,更將在這回與樂團協奏的方式做毫無修飾的現場演出,這實在太讓人迫不及待想親臨現場,感受不同於錄音的絕妙演奏。
PAR / 第221期 / 藝@展覽
毀滅與再生,死亡與重生
夫婦攝影家榮榮與映里透過創作這樣的「儀式」,窺探中國城市環境的劇烈變化,看它的興與滅、起與落。首次在台舉辦的展覽「榮榮與映里」當中,展出十七幅攝影作品,包括○二年至今的三大系列「六里屯」、「草場地」與「三影堂」,正好呈現了近十年來兩人面對北京環境劇變的生活軌跡。
PAR / 第220期 / 藝@展覽
百年百張椅 「坐」的創意與風格演變
「百年百張經典椅」是學學文創與德國威察設計博物館合作的大型特展,一九八九年開幕的威察博物館擁有超過五千件豐富且經典的現代設計家具館藏。這次來台展出的名椅原件,無論技術、材質、功能和造型讓人驚豔連連,看百年來椅子的設計,如何隨著廿世紀不同時期人類工業文明而演變。
PAR / 第218期 / 藝@電影
過年喜洋洋 電影院裡看表演藝術
二月通常是表演藝術的淡季,不過今年二月從過農曆年開始到三月,院線卻出現了不少與表演藝術有關的重量級電影。或是以芭蕾為背景探討人性的《天鵝湖》,或是直接讓你在電影中觀看絕美舞蹈的《公主的迷思》,還有以劇作家故事為主線的《唐喬凡尼》等等,都可讓你體驗舞台精采表演的魅力。
PAR / 第219期 / 藝@電影
金穗獎入圍影展 看到創新與關懷
每年的金穗獎都是台灣電影新勢力的展現,除了是未來導演初試啼聲的場域,更讓人可藉此看見台片的未來,同時了解新一代創作者所關心的議題,更可以看見整個社會流行的趨勢。
PAR / 第218期 / 藝@展覽
書寫百種「臉」 猶如翻閱百種生命
「臉書:神秘的肖像藝術」,展出一百零六件館藏的繪畫、雕塑和攝影作品,百餘件肖像作品,傳達出人們的七情六慾與喜怒哀樂。展覽分為三個主題:一為展示藝術家們創作肖像的功力;二為展示藝術家藉扭曲、變形或「面目全非」等手法傳達人心深層內在的畫作;三為台灣藝術家的自畫像。
PAR / 第219期 / 藝@展覽
「手藝人」奚淞 內在菩提的追尋歷程
見到奚淞的人,很難不被他那沉穩中又因著對生命抱持喜樂之心而自然散發出的無窮活力,以及那雙彷彿精透世間的雙眼所吸引,他的創作亦如是。應台北市立美術館之邀,奚淞首次在北美館舉辦個展「心與手三部曲」,九十組件畫作呈現卅年來的創作和修佛歷程。
PAR / 第216期 / 藝妙人物事
巴塔斯維克 不可忽視的低音
「低音號」(tuba)是銅管樂器裡面音域最低,也是最大的樂器。低音號的音量飽滿、穩定,但是也因為發音管又粗又長,發音略顯遲鈍,吹奏時氣耗量又大,不僅少有作曲家為這件樂器創作曲目,要將這項樂器吹奏得駕輕就熟,是件非常不容易的任務。然而,巴塔斯維克卻不甘於如此,反倒是斬釘截鐵地告訴我們:「沒有什麼是不可能的!」
PAR / 第214期 / 藝妙人物事
玩具鋼琴 不只是「玩具」
你以為玩具鋼琴只是給小朋友玩玩而已嗎?在現代作曲家的眼中可不止於此。自從現代音樂大師約翰.凱吉寫了第一首《玩具鋼琴組曲》,從此以後,玩具鋼琴正式成為一種演奏會用的專業樂器,後續也有前仆後繼的鋼琴家與作曲家,利用玩具鋼琴揮灑他們的創意、豐富他們創作的聲響。
PAR / 第217期 / 劇場快門
《鄭和1433》舞台排練
攝影:許斌 時間:二○一○年二月六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