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活誌
PAR / 第245期 / 這樣過日子
魏瑛娟 鏡頭下的劇場
隨身帶著單眼相機,俐落短髮,清瘦矮小的身材,熱愛旅行,時常在台北「溫羅汀」(編按:溫州街、羅斯福路、汀州路交錯的區域)一帶出沒,凡是在「文青」身上找得到的元素,魏瑛娟的身上大多也有。她是莎士比亞的妹妹們的劇團導演,連職業也相當文青。只是,和其他文青不同的是,魏瑛娟事事顯得從容自在。 她拍照從來不用特殊濾鏡,拍完的照片就堆在電腦裡,也不打算沖洗;她劇場排演時,氣氛輕鬆民主,在演員身上開發舞蹈般的律動感;她熱愛旅行,卻偏偏往最危險最冷門的地方跑。她追求創作的成就感,但同時又能入世經營廣告製作公司。她一直清楚路上的目標,賺錢支持創作夢,也許正因為目標清楚,走在路上,才能不徐不疾,一路撿拾生活片段的靈感,在創作的世界裡穩步向前。
PAR / 第245期 / 藝@展覽
紙紮文化映顯的歷史痕跡
台灣藝術家蘇育賢的錄像暨影像創作系列《花山牆》,透過台灣喪葬儀式中的紙紮文化,呈現台灣歷史發展歷程,與現世人心對生後世界的想望。蘇育賢發現,紙紮屋厝呈現真實建築形貌的習俗,意外保留了日治時期、國民政府,而今工業化之後的台灣建築形制,「連同殖民者的鑿痕、自我認同的混淆也一起帶進去。」
PAR / 第245期 / 藝@電影
差異與撞激 成就台上驚爆魅力
由兩廳院與法國卡菲舞團合作的《有機體》,將在首演後馬不停蹄的巡演行程中,再度回到台灣演出。這個「多重跨界」的作品,在創作過程中曾經歷怎樣的磨合激盪?透過遠赴法國拍攝的幕後紀錄片,讓我們看到亮麗演出背後的汗與淚……
PAR / 第245期 / 藝@電影
走進銀幕 踏上冒險之旅
不一定是冒險電影才提供冒險經驗,有些電影即便不是以冒險為主題,光是它的題材或描述的故事背景,對觀眾而言就是一場冒險。這個月有貨真價實的冒險電影,也有追求夢想的「冒險」,更有來自陌生國度的電影,提供一場場走進未知的冒險旅程……
PAR / 第245期 / 藝@書
音樂的力量 改變生命的契機
《改變生命》書寫發生在委內瑞拉廿世紀社會改革的真實故事。由荷西.艾柏魯宣揚的「系統音樂」教育理念不只產生個人生命的改造,更進一步創造社會實在、持久的深層改變。
PAR / 第245期 / 藝@CD
美聲無敵 傾國傾城
人聲之美勝過一切樂器,天籟美聲總是能引領聆聽者進入超凡境界。這幾張男聲、童聲、女聲的音樂專輯,讓人領略美聲無敵的力量,震盪人心的魔力。
PAR / 第244期 / Ju & JuJu
「如膠似漆」的童言童語
PAR / 第244期 / 這樣過日子
顏華容 外冷內熱的彩色宇宙
PAR / 第244期 / 一本藝術經
楊錦聰 初衷不變 迴旋激盪音樂無界
來自鄉下、從小喜歡音樂的楊錦聰,雖然念的是運輸工程,卻是一頭栽進音樂的世界。曾經掉落谷底,在家人幫助下事業回生,從佛教音樂、養生音樂、原住民音樂,從CD出版到數位資料庫,楊錦聰本著傳遞音樂感動的初衷,用各種形式,與大眾分享音樂的美好。
PAR / 第244期 / 藝@電影
完全演劇 完全記錄
以日本劇場導演、劇作家平田織佐為記錄主體的紀錄片《完全演劇手冊》,用近六小時的篇幅,呈現一個日本劇場人的生活,有寫劇本、排戲、裝台、演出,也有行政工作、申請經費、發薪水、劇場經營等等。導演想田和弘企圖讓拍攝紀錄片成為最直接的觀察行為,平靜地讓眼前的事物呈現出它自己,因此,透過想田和弘的鏡頭,我們看見平田的舞台當中的「自然」,其實是最「人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