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活誌
PAR / 第267期 / 藝@電影
發現這方土地上的藝術軌跡
今年來到第二屆的嘉義國際藝術紀錄片影展,豐富的片單中亦包含了許多與藝術各領域相關的精采影片,描繪在台灣這塊島嶼上曾經有過的種種藝術軌跡,從戲劇、舞蹈、音樂、文學、電影與繪畫,那些人那些作品,其實也是如此貼近我們……
PAR / 第267期 / 藝@書
有蝴蝶穿越的對話
《疊韻》的開始起於法國編舞家瑪蒂德.莫尼葉對哲學家尚-路克.南希一篇論文的好奇:「這篇文章令我感到訝異,因為我覺得字裡行間的你就像一位舞台上的舞者,彷彿你想像自己在跳舞。」兩人從此長達一年書信電話往返,將對話變成一支舞,由南希的話語結合莫尼葉的編舞,舞名即「疊韻」。
PAR / 第267期 / 藝@CD
優雅琴音的三國演繹
細膩優雅的琴音,詩意溫柔的詮釋,或許讓你直覺出自女性鋼琴家之手,但聽過陳宣堯、白建宇、烏利格這三位台韓德的男性鋼琴家,一同表現出媲美女性的優雅細緻感,但卻又各有風情的三國演繹,著實令人難忘。
PAR / 第266期 / 藝文人生
伍迪不老
近年他不再自己出演,但他仍然自己寫劇本,自己籌錢,遠離好萊塢的操作,每一部電影內容都有新意,他把脫口秀或百老匯的歌舞劇甚至希臘悲劇的合唱隊都可以帶進電影,可以融合為一,也只有他,會讓人不覺得突兀,覺得不老套,伍迪真的不老。
PAR / 第266期 / 劇場快門
莎妹劇團《四物》走位技排
時間:二○一四年十二月廿五日下午 地點:台北 牯嶺街小劇場
PAR / 第266期 / 藝@展覽
家鄉的硓石古山 生命的記憶風景
甫於去年底過世的攝影藝術家陳順築,其首度大型個展「硓石古山:陳順築個展」在北美館登場。出身澎湖的他,將攝影與現成物結合,從個人、家族生命史出發,成為台灣複合性影像創作之先河。此次個展呈現陳順築一九八○年代以降各階段代表作,以及未發表的遺作「轉生術」系列。
PAR / 第266期 / 藝@電影
科幻電影新世界 超越驚奇不設限
以科學為基礎發展出來的科幻電影,必須以超強的想像力來構築,導演、編劇們還能怎麼顛覆觀眾的想像?二月有好幾部科幻電影上檔,不管是拯救外星公主、穿越時空胡搞瞎搞,還是平行時空讓你搞不清楚自己的分身還是副本,或是暴力加科幻的大廝殺,春節假期正好讓腦內小劇場盡情奔放揮灑!
PAR / 第266期 / 藝@書
讓夏蟲知道冰的滋味
樂評人焦元溥的新書《樂之本事》,嘗試為古典音樂門外漢解答各種「天才」問題,不但讓這些「夏蟲」也能了解「冰」的滋味,還要讓門內人點頭稱是。作者聆賞音樂範圍之廣,親身接觸當代音樂名家之眾,還有對音樂以外的閱讀與知識之博,在字裡行間顯現無遺,讓這本書的「含金量」可說相當驚人。
PAR / 第266期 / 藝@CD
歷史煙塵如畫 樂響中品味孤寂
膾炙人口的霸王虞姬故事,是許多藝術家喜愛的創作題材,在作曲家馬水龍的筆下,更是充滿故事畫面的樂章。馬水龍最新出版的音樂專輯《霸王虞姬》交響組曲,以六段架構鋪陳情節,更以嗩吶、胡琴與琵琶三種傳統樂器,代表故事中的三位主角:項羽、虞姬及劉邦。讓你聽著樂音,想像悲壯的楚王,品味那在歷史煙塵中不褪色的千年寂寞……
PAR / 第265期 / 藝文人生
我和我的情緒握手
我憑什麼改變人生無常。我憑什麼認定這無常的生命可以由我的意志掌控?而我的出發點從來不是只是為了利他,怎麼辦?我就是無法改變這個出發點。我或許就真的像別人所說那樣自我中心。 這麼一想,我也不愛我自己了。我的各種情緒更大了。原來人最大的痛苦是連自已都不愛。 但現在我毫無他法了。我得和我的情緒握手,問候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