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活誌

PAR / 第268期 / 這樣過日子

趙自強 為孩子說故事

趙自強,如果兒童劇團團長。一個專門講故事給孩子聽的人,說自己最喜歡的故事是安徒生童話「醜小鴨」,還曾經把它搬上舞台演出。不過,劇中醜小鴨並不是安徒生故事裡的那隻醜小鴨,就是一隻真正的醜小鴨,怎麼都變不成如世界名著所寫的美麗天鵝,「我就是想對孩子說,如果你不努力的話,醜小鴨變天鵝這件事是不會發生在你身上的。」 趙自強在一九九八年打造兒童電視節目「水果冰淇淋」即扮演「水果奶奶」迄今;二○○○年成立如果兒童劇團時,又在晚上黃金時段主持「九點強強滾」廣播節目;今年初如果進駐兒童新樂園經營「心劇場」,除週一休園,天天定點定時演出多場。 趙自強會這麼努力為孩子說故事,要回溯到大學時代。他扮成公益小丑到醫院表演,曾送玩具給一位罹癌的小朋友,鼓勵她打針吃藥,並答應半年後來看她。後來,他忘了這件事。直到隔年再來同一家醫院,才知道小女孩已去世。從那一刻起,他發願為孩子們做點事。 「水果冰淇淋」一播十七年、劇團已製作近卅齣大戲、「九點強強滾」現場直播,收聽人次難以計數,現在又有「心劇場」要顧。問他主持節目、創作及劇團營運幾乎占據大部分時間,不累嗎?「不累,這才是完整的生活。」趙自強句子短短的,臉上掛著笑臉,回答得肯定而感性:「我現在的人生價值,就是小朋友賦予的。」

PAR / 第268期 / 藝@展覽

洞穴中的紙紮偶 搬演打拚的生命舞台

出身有百年歷史的糊紙店,從小就跟著父母做紙紮偶的藝術家張徐展,將這項日趨沒落的工藝化為其動畫作品的造型元素,打造出一齣齣帶著淡淡哀愁的「偶」戲。每尊登台搬演的走獸偶,都代表了在生命擂台賽上打拚的生命,而張徐展就像打造這些生死送往情節的說書人角色,可愛地吟誦悲傷的故事。

PAR / 第268期 / 藝@電影

金獎電影 鋪展人性啟示錄

在第六屆金馬奇幻影展的加持下,這個月挑出幾部奧斯卡、威尼斯、坎城影展最新得獎作品,描繪著當代人類的紛爭,為什麼去迫害屠殺弱勢,透過電影的明喻或暗示,來追尋人性中的慈悲與善意。

PAR / 第268期 / 藝@書

站在當下 回眸過往探看未來

對想回探台灣戲劇歷史的讀者來說,書市中的選擇向來不多,剛好最近出版的兩本書,或可填補缺憾。一是台大戲劇系教授林鶴宜增修了十二年前的著作《臺灣戲劇史》重新出版,讓這本為一句「通史」性質的台灣戲劇史得以再現;另一是劇評人于善祿集結之前發表文章為《臺灣當代劇場的評論與詮釋》,以他的看戲經驗為媒介,觸碰到整個劇場生態。兩書雖寫過去,卻是站在當下,思索未來。

PAR / 第268期 / 藝@CD

薩克斯風的古典協奏 各自揮灑美日風情

在獲得今年葛萊美獎「古典樂類最佳管絃樂演奏」的專輯《黑暗城市》中,可以聽到作曲家約翰.亞當斯與薩克斯風手麥考利斯特,精采契合的創作與演繹,流瀉出豐富的美國精神;而日本薩克斯風名家須川展也也不遑多讓,在《須川展也演奏本多、吉松、伊貝爾、拉爾頌》專輯中演奏日本作曲家本多俊之與吉松隆為他創作的作品,也展現了當代的日本風情。

PAR / 第267期 / 藝文人生

永遠的楚浮

楚浮一生崇拜英國導演希區考克,卻受了美國導演奧森.威爾斯的影響,才開始拍《四百擊》。低預算,但一砲而紅,得了坎城最佳導演獎。他和威爾斯沒什麼來往,但和希區考克卻寫了許多電報,希區考克非常重視他的到訪,在一段記錄片上,我還看到希區考克在他說話時哭了,又原來,就算大導演也需要知音。

PAR / 第267期 / 這樣過日子

王墨林 澳門的降靈會

在陰翳之中,崗頂劇院的舞台上,只有一條刺眼的強烈光線。光線斜射在演員身上——棺材被打開,記憶之鬼,魂魄齊出,重演日常。 二○一五年,《長夜漫漫路迢迢》(以下簡稱《長夜》)將於臺灣國際藝術節再度演出,澳門演員、粵語演繹。 《長夜》是尤金.奧尼爾(Eugene O'Neill)具自傳色彩的名作,在國際間多有不同版本,這次王墨林導演重新解剖,在原劇作家的血脈中尋找靈魂的位置。 王墨林版《長夜》的首演地——澳門崗頂劇院,建成於一八六○年,是新古典主義風格的建築物。澳門土生小說家飛歷奇(Henrique de Senna Fernandes)的作品裡,這裡是「基督城」內傳統大家族的聚會之所。在家族概念逐一瓦解的今日,戲中破敗的窗簾、屋舍、書櫃、走廊,根本就是劇院本身自己長出來的場景。「我特別觀察了這座戲院的種種質感,設計出《長夜》每一個表演細節。」王墨林如是說。 二○一一年《黑洞3》於澳門牛房倉庫演出,大墨(王墨林)帶給澳門另一種新的劇場美學。表演者扭曲的肢體、強烈的畫面感,尖銳的生存議題:以被軍事制度捆綁的身體,思索人存在的政治性是無有出口的困境。在這劇場上活著的,是鬼。導演「鬼戲」的王墨林,是當年他留給澳門的印象。 今年,大墨依然帶著「一身鬼」返回澳門。他們是泰隆一家人:父親是個失落的演員,消磨了才華,淪為一位小氣的中產地主;母親因生育後遺症染上了風濕,注射嗎啡成癮;哥哥酗酒嫖妓,一事無成;弟弟曾有夢想,卻步上哥哥的路子,更染上肺癆。 從早到晚,大墨背著這一整家的鬼,歡喜有時,痛苦也有時。相繫還是逃離?誰走得開?

PAR / 第267期 / 幕後群像

夢幻的執行者 使命必達 國家交響樂團舞監高冠勳

音樂會演出時,舞台上擺滿椅子,演奏家就定位,指揮上台手一揮……看似簡單的場面,卻有樂團舞監無數的心血與時間在其中。在排練前調整好團員所需要的活動範圍、準備好樂器,甚至樂器架、安排所有的排練時間、記錄排練的長度,打點好舞台上一切發生的事……繁瑣超乎想像,國家交響樂團的現任舞監高冠勳去年底剛完成千載難逢、超大編制的《古勒之歌》演出,他說:「我是個執行者。承辦人告訴我有多少人要在舞台上,或者任何和排練、演出相關的事情,我就必須要去達成。」

PAR / 第267期 / 幕後群像

近兩千人的跨年狂歡 《古勒之歌》音樂廳幕後直擊

如何把四百多人、適得其所地安排在舞台上?如何掌握時間,讓演出可以準時在跨年倒數前結束,讓繽紛的彩帶適時落下?這一切都需環環相扣、甚至是奇蹟出現才能完成的任務。《古勒之歌》的跨年演出,台前是浪漫樂章,幕後卻是大汗淋漓的緊張刺激!

PAR / 第267期 / 藝@展覽

「我吃,故我在」 藝術家上菜!

生命與文明,從食物與食慾開始!由策展人蕭淑文策劃的「食物箴言」展,邀請廿一組位藝術家當主廚,各自設計菜單並端出菜色,從八個面向談食物與藝術、歷史及人類文明的關係。透過表演、錄像,探討食物的多重文化意涵、食慾的過度擴張等議題,就像是不同的角色登場,帶來一齣齣「食物啟蒙」的體驗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