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活誌

PAR / 第291期 / 專題

在地藝術節:地方勢力篇 從心出發 你家也可以辦藝術節

沒有藝術根柢的小鄉城,如何變身為國際性的藝術勝地?英國「格拉斯頓伯里藝術節」、法國「亞維儂藝術節」都是最佳的典範,偏遠不是問題,在地居民齊心合力,創意凝聚奇想迸發,就可能讓故鄉成為下一個亞維儂。其實離我們不遠,日本有鹿兒島的“Good Neighbors Jamboree”讓人享受一日的優質美感體驗;台灣也有嘉義的「草草戲劇節」,結合在地戲劇團隊享玩藝術。

PAR / 第291期 / 藝@展覽

毓繡美術館 以當代寫實藝術在地方扎根

位於南投九九峰下的毓繡美術館,是台灣少見的私人美術館,更特別的是以「當代寫實藝術」為定位,並以預約制參觀。去年一月開館後迄今已策劃了三檔展覽,今年開春推出了四位台灣年輕藝術家——黃品彤、盧嬿宇、盧昉與楊博堯的個展,提供民眾不同的觀看視窗。

PAR / 第291期 / 藝@電影

劇情作品競爭激烈 金穗獎有看頭

一年一度的金穗獎活動即將展開,參與競逐的作品中,劇情片類的競爭激烈,甚至不少學生作品升級報名一般組,展現出相當的成熟度。另因高雄電影節的「高雄拍」活動,刺激出不少在高雄拍攝的短片作品,而這些作品也轉戰金穗獎,成果驚人。

PAR / 第291期 / 藝@CD

增添新溫度 迎向新年代

甫於今年元旦舉行的樂壇盛事「維也納新年音樂會」,馬上就成為熱騰騰的《杜達美&維也納愛樂—2017維也納新年音樂會》CD專輯,讓樂迷可以品味熱情的杜達美如何與老牌優雅的維也納愛樂共舞。除了必有的理查.史特勞斯,這次的音樂會也加入了八首新曲目,樂迷可以驚喜地發現,杜達美的加入並未讓這擁有悠長歷史的樂團崩解,反而別具一番生氣。

PAR / 第290期 / 專欄 Viewfinder

長大的密碼

失望,如果是從對他人期望落空中感受得到,它就是一種被拒絕。有些人不想再有類似的感受,就會逃避可能遇到相同結果的處境,這種逃避,其實和主動取消自己參與某種經歷的資格沒有分別,那就是,害怕被拒絕而以先拒絕別人來拒絕自己。

PAR / 第290期 / 專題

歌舞電影,再領風騷?

在月光下共舞、只為一人高歌, 耳邊時時響起樂音; 輕輕跨出步伐、微微撩動裙擺, 腳跟、然後腳尖, 揚起清脆的踢踏舞聲。   一九三○到五○年代, 好萊塢歌舞電影鼎盛, 演員掛著迷人的笑容、 姣好的身形、曼妙的舞姿, 在街道、在花園, 在雨中、在黃昏, 詠唱著醉心的旋律, 訴說著屬於他們與觀眾之間, 小情小愛的小故事。   他們是懷有夢想與野心的表演者, 幕前幕後、戲裡戲外都一樣, 譜出了短短廿年的黃金時光, 造就了永恆的經典、傳頌的樂章, 以及銘刻在觀眾腦海裡, 翩翩起舞的身影。

PAR / 第290期 / 藝@展覽

現代藝術老字號的互助與分享

一九八八年,「伊通公園」這個由莊普、劉慶堂、陳慧嶠、黃文浩等幾位年輕創作者共同創立的空間誕生了,近卅年來從這裡起步的藝術家不知凡幾,其中不少人躍升國際舞台,但非商業導向的空間宗旨及獨立營運的艱辛,財務狀況不穩定是伊通長年之痛,於是「伊通公園限量版」策展應運而生,透過藝術家協力提供作品製版銷售,為「伊通公園」找到向前行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