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活誌
PAR / 第292期 / 專題
李明哲 從浪子到暖男 熱血不改
是劇場演員,也是教戲劇的高中老師,健談和藹的李明哲,很難讓人想像當年居然曾是火爆浪子。當老師當父親,讓李明哲處世變得圓融,但熱血性情不改,跟學生一樣積極學習,不斷給學生刺激。始終不放棄劇場,因為在表演裡他才能全然自在;自認是個笨演員,很晚才明白放鬆的要領,李明哲希望未來參與的演出,都能自在生活、自在呼吸,而非刻意表演。
PAR / 第292期 / 藝@展覽
常玉的巴黎 孤寂中的喧嘩與嚴謹
常玉這位第一代海外華人藝術家,除了因作品在拍賣會上屢屢拍出高價而聞名外,我們對他的藝術、人生有多少認識?這位華人現代藝術的先行者早在廿世紀初便已透過毛筆、油畫的手繪過程,開啟現代藝術的辯證。這次在國立歷史博物館舉行的「相思巴黎:館藏常玉展」展出的作品是他過世前幾年所做,觀者可見其孤寂中帶著喧嘩的色彩,簡潔中呈現毫釐未失的嚴謹。
PAR / 第292期 / 藝@電影
奇幻盛典開張 搞怪無極限
今年的金馬奇幻影展將在四月初展開,最令人矚目的莫過於英國導演丹尼.鮑伊的《猜火車1+2》,當年的嗑藥屁孩今日已成大叔,廿年後的他們會變成什麼樣?彭浩翔「春嬌志明」系列也來到第三集,楊千嬅、余文樂飾演的春嬌志明如何走過年齡、結婚、生子等愛情難題?其他還有多部超越現實的奇幻電影,讓你挑戰你的想像極限。
PAR / 第292期 / 藝@CD
音樂劇電影不死 代代有經典傳承
電影《樂來越愛你》從去年起橫掃各大電影獎項,精采的配樂與樂曲居功厥偉,甚至配樂與樂曲本身就得獎無數,氣勢不輸電影。回首美國的音樂劇電影,本就頗有傳統且佳作甚多,但伯恩斯坦所寫的《西城故事》可說是其中不可忽視的經典,膾炙人口的名曲不勝枚舉,而且它讓音樂緊跟著劇情發酵,不僅奠下概念音樂劇的理念,也開啟寫實音樂劇新頁。
PAR / 第292期 / 藝@書
與禪相遇 心動化為樂音
上世紀的現代音樂大師約翰.凱吉,在音樂概念的嘗試與實驗上創意不斷,究其源由,可說與「禪」關係匪淺。在《心動之處——先鋒派音樂宗師約翰.凱吉與禪的偶遇》一書中,作者凱.拉森敘述了凱吉生平與其作品暨思想,建構了一個名為凱吉的網絡,卻不以凱吉為中心,她對網路中各個交叉節點的人物亦著墨甚多,讀者隨其走筆,便一眼看盡上世紀瘋狂的那一代。
PAR / 第291期 / 專欄 Viewfinder
卅年後再見《1980》
《1980》最感動我的「光景」,是一個女人在迎著灑水器,揮動被水噴濕的頭髮起舞。音樂靜靜的,燈光幽幽的,她的快樂顯得如此卑微,然後灑水器戛然而止,陪她起舞的音樂也跟著消失。獨剩她有那麼一秒鐘的失落,然後默默走開。 很多的所謂功過,不也是這樣走到盡頭?《1980》的演出時長三小時半,它的結束,也不過是戛然而止。
PAR / 第291期 / 專題
秘境藝術派對 要你不只是想像
「工作都已經那麼累了, 難道放個假還要舟車勞頓嗎?」 誰說找不到?誰說到不了? 在那些你平常不會想到要去的地方, 在那些你必須拔一下山、涉一點水, 才能看見的風景裡, 蘊藏著鄉民們滿滿的能量, 潛伏著插上音箱的電吉他。 那裡有慶典, 要跳著聽、站著看, 坐著休息、躺著睡,都行。 不只是音樂與戲劇, 或許還有詩歌、電影, 與美食相伴。 讓我們走入山林、拜訪鄉間、 機會難得,只要出發就有所得, 讓我們在不那麼便利的旅行中, 發現生活原來可以…… 不只是想像!
PAR / 第291期 / 藝活誌 Behind Curtain
在地音樂祭:台灣經驗篇 巨獸、角頭、黑熊 給你不只是音樂
台灣每年也有不少音樂祭,除了大規模的「春天吶喊」、「貢寮海洋音樂祭」這些大型活動,現在也有講究主題特色、節目設計的另類音樂祭,像「巨獸搖滾」、角頭音樂的「愛愛搖滾帳篷音樂節」與「金光舞台車閃閃嘉年華」,還有結合露營的「黑熊部落」,務求參與者玩得開心、看得驚喜、聽得爽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