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活誌

PAR / 第303期 / 藝@展覽

老而彌新的藝術未來式

即將邁入超高齡社會的台灣,對樂齡人口的未來有什麼樣的想像?近期高雄市立美術館的「國際貨櫃藝術節」與「老而彌新」設計展,即從此出發探究高齡者的創意可能。前者以「銀閃閃樂園」為題,在廿多個「退役」的貨櫃裡,統合建築、設計、藝術、生活等面向,呈現對高齡生活的想像;後者則從老化、認同、居家、社群、工作、行動力這六項子題,分別呈現別具巧思的設計計畫。

PAR / 第303期 / 藝@電影

星光熠熠 新人生猛

今年的金穗獎來到第四十屆,有不少已經獲金馬肯定的導演也回鍋參賽,讓一般組作品顯得星光熠熠;但相較於一般組入圍作品的平淡,學生組的作品不但豐富多元且競爭激烈,不但有警匪類型的逼真,也有科幻預言的殘酷,新生代創意的生猛有力令人不容忽視。

PAR / 第303期 / 藝@CD

絃樂的「跨時空」之美

絃音不輟,只是隨時空而變化。巴赫的《無伴奏大提琴組曲》,歷經多少音樂家詮釋,來到低音提琴家傅永和手中,又翻轉出另種景致。而曾讓巴赫重新「出土」的孟德爾頌,自己也留下精采的四重奏樂章,在新一代四重奏團隊——阿羅德四重奏手中,成為該團征戰各大比賽與錄製首張專輯的內容首選。絃樂的跨時空之美,透過兩張精采專輯,繼續流傳……

PAR / 第302期 / 藝妙人物事

擇一事、終一生 情繫故鄉、泥土香 瓷林董事長林光清

七八歲起就跟父親開始學陶藝,瓷林董事長林光清與泥土就是有那麼一份濃得化不開的緣分,也因此讓他深入陶藝世界,追求精緻的泥土藝術。而對美的追求不限於此,他把對藝術與家鄉土地的愛化入泥土,製作出精美的工藝創作,也把這份愛帶回家鄉,積極參與苗栗家鄉「蘆竹湳好采頭藝術祭」,除了裝置藝術也邀請表演團隊到場演出,給予家鄉一份永遠的祝福……

PAR / 第302期 / 專題

現實+虛構=現實?! 當紀錄片再次與劇場相遇 海筆子與他們的帳篷人生

撐起帳篷,一起創造一種場域, 那裡是不被規則與習慣綑綁, 可以對話的地方。   不完全因帳篷有了內外之別: 反正外面的世界是座更大的帳篷, 就靠篷內的他們緊密合作, 以各自的方式協助涉入參與, 也將他人加進了自己的生命。   為了讓人停留、為了鍛練想像、 為了兩種身分、為了脫開困惑, 他們與不同時期的海筆子, 在人生的各種階段相遇。   相遇在不慣性思考的帳篷, 相處且容納著人事物間的有機, 把現實虛構之後又帶回現實, 在這個想像力的避難所裡, 當紀錄片與帳篷相遇, 電影只是中點並非完結, 如同革命或抗爭永無止境, 只能不斷探問哪裡可以改進, 為何難以前進……

PAR / 第302期 / 藝@展覽

走進工作室 來看創作的誕生

藝術家郭奕臣近期推出的個展「STUPIN.ORG」,將展場規劃成免費的「駐村」空間,讓藝術家、評論人在此工作交流,觀眾則是觀看創作者的工作狀態和創意衍生的過程。郭奕臣認為,工作室不僅是藝術家產出作品的場域,更是靈感來源的聚集地,創作的過程也是作品另一面不可見的內容。

PAR / 第302期 / 藝@電影

奧斯卡點點名 猜猜誰勝出?

二○一八奧斯卡獎將於三月四日頒獎,頒獎之前,人人有希望個個沒把握,因此二月成了還未在台灣放映過的入圍片兵家必爭時期,一來碰上過年,二來放映期有可能因為獲獎而話題繼續上映延燒。從一月底宣布的奧斯卡入圍名單可見,金球獎獲獎名單及各城市影評協會、工會、獨立電影獎的提名前哨戰,已預告了幾部話題大片的命中率十之八九。

PAR / 第302期 / 藝@CD

收藏聖堂純淨之聲

成立於一九六八年的「國王歌手」合唱團,多年來都以純粹的聲音藝術風靡全球樂迷,即便歷經成員更迭,依然不改初衷。為慶祝成團五十年,他們發行了《榮耀時刻》紀念專輯,收錄多樣且以往專輯內未曾收錄過的六十首歌曲,還附上一支紀念隨身碟存有該團有過的精采軌跡,讓人打開這套專輯,就像打開壓箱的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