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活誌
PAR / 第195期 / 藝活誌 Behind Curtain
從此岸到彼岸
生命終點的旅程,是人生必經之路,卻也是人類最大的未解之奧秘。東西方的哲學宗教,對「死亡」也有截然不同的領悟及解釋。偉大的宗教領袖聖嚴法師在今年二月三日圓寂,遺言的最後他說:「無事忙中老,空裡有哭笑,本來沒有我,生死皆可拋。」,如此對生命的澈悟,透過世界音樂大師何訓田的《如來如去》,我們得以撇開人世間的紛擾,內觀生命純淨的本質。
PAR / 第195期 / 藝活誌 Behind Curtain
三月春天,電影紛紛起「舞」
春神來了,舞神也降臨了。三月電影從《舞舞舞》開始,帶動一連串「舞」片登場,港片、台片,好萊塢與寶萊塢,通通上陣,真是好個「舞蹈春天」!
PAR / 第195期 / 藝活誌 Behind Curtain
走進前衛音樂大師的生活世界
《菲利普.葛拉斯12樂章》與其他 這部紀錄片企圖參照《顧爾德的32個極短篇》的形式,透過多面向的角度深究葛拉斯生活的全方位,包括他在各個領域的創作、家居生活、生命哲學,親朋好友觀點等等。撇開他過去的成就不提,最令我訝異的是:看似輕鬆的退休生活,你知道他做了多少事嗎?
PAR / 第190期 / 藝活誌 Behind Curtain
生命的陪伴,歲月的故事 老人劇場在台灣
八月時,兩廳院推出由台南人劇團演出的台灣新劇經典《閹雞》,劇中幾位出身老人劇場的銀髮族演員如吳煥文等,舉重若輕地就演出這齣戲的寫實氣氛,令人動容。而十月份上陣的另一齣新劇《高砂館》,更是邀來以口述歷史為主的老人劇場團體——歡喜扮戲團擔綱,令人更期待這些銀髮演員的表演魅力。到底老人劇場為何動人?這些銀髮演員如何在舞台上綻放丰采?且聽在國內一手帶起老人劇場的歡喜扮戲團藝術總監彭雅玲,為我們細說從頭——
PAR / 第190期 / 藝活誌 Behind Curtain
美國娛樂業歷史的原爆點—紐約卡內基廳
卡內基廳在某種程度上也由於它的地緣關係,從古典音樂、精緻藝術的捍衛者,逐漸蛻變成為通俗表演藝術圈子裡其人其作跨界進入所謂「古典」的殿堂,晉身成為「時代的聲音」、「傳世的經典」最好的一個跳板。也正因為它這微妙的地理位置,它與百老匯音樂劇作、它與爵士音樂流行歌曲、它與美國新生代創作者暨表演者等等,層層次次的因果循環,結下了不解之緣。
PAR / 第192期 / 藝活誌 Behind Curtain
引領音樂潮流的標竿—柏林愛樂廳
柏林愛樂被列為歐陸三大樂團之一,其聲名享譽國際,而柏林愛樂廳獨一無二的建築,更是每個愛樂者來到柏林必定朝拜之地。如果想要充分體驗柏林的音樂文化生活,柏林愛樂廳絕對是個不容錯過的地方。此外,處處充滿歷史遺跡的德國首都柏林,在一九八九年柏林圍牆倒塌之後,經過將近二十年的修建、重整,在現代與傳統、新與舊之間,城市裡流露出一種既新鮮又懷舊的氣味。現在,就讓我們來探索一下柏林吧!
PAR / 第189期 / 藝活誌 Behind Curtain
拆房子折房子疊房子
不同於其他建築師,對於空間維度的變異思索與折疊空間結構的設計實踐貫穿Calatrava所有作品,遊賞他的建築如歷經一場拆解(或組合)空間的視覺益智遊戲,觀者可任意由一組弧線、曲面、稜柱或尖角入手,試著找出反覆的元素,開始拆房子折房子疊房子……甚至聞見樓宇結構線條因反覆串接衍生而出的節奏,如歌般……。
PAR / 第190期 / 藝活誌 Behind Curtain
打造音樂廳裡的人性溫暖 豐田泰久 讓聲音有更多可能性
曾打造出東京三多利音樂廳、洛杉磯迪士尼音樂廳的聲學大師豐田泰久,於八月中旬應兩廳院之邀訪台舉行講座,並為國家音樂廳的音響效果把脈。雖然是注重科學數據的聲學設計師,但豐田泰久更重視的是音樂廳中人性的因素,他指出:好的音響設計最關鍵的因素並非在於音響系統,而是在於音樂本身。如果沒有好的音樂家演奏,音樂廳也只是個盒子。
PAR / 第192期 / 藝活誌 Behind Curtain
趙辛哲:企業如樂團 要相互聆聽合作
十月下旬,知名女高音馮史達德與瑞銀韋爾比耶音樂節室內樂團訪台演出,主要贊助者就是UBS AG瑞士銀行集團。這個老字號的銀行不僅金融服務項目多元,分行遍布世界,更擁有多元文化的員工。瑞銀台北分行總經理及瑞銀集團台灣區負責人趙辛哲指出,瑞銀相當強調團隊精神,因此,需透過優異的團隊工作獲得成果的藝術,便成了瑞銀首選的贊助對象,如帆船運動及交響樂團。
PAR / 第190期 / 藝活誌 Behind Curtain
二○○八,亞維儂手記
藝術節,好比廟會一般,總有人潮洶湧,將大街小巷擠得水洩不通的時候;卻也必然有曲終人散,人潮漸漸褪去的時候。惟獨,廟會既愉神也愉人,表現形式自然得符合民間社會的傳統訴求;至於,藝術節可就非僅止於地域性的風貌而己。於今而言,還得肩負文化和觀光之間有形及無形的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