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總編輯的話 Editorial
專欄 Columns
- 演員的庫藏記憶
- 講古—舞思舞想
- 一字一劇場
城市藝波 Cities & Arts
編輯精選 PAR Choice
藝號人物 People
封面故事 Cover Story
- 歌舞線上.正義對決 日本音樂劇《死亡筆記本》 / 文字 本刊編輯部 / 30
- 熱門漫畫立體化 舞台啟動粉絲潮 日本漫畫與舞台劇改編:在《死亡筆記本》之前 / 程阿介 鳥組人演劇團藝術總監 / 32
- 一條規則、兩種正義 關於《死亡筆記本》 / 文字 蔡旻珊 / 36
- 當L與夜神月唱起音樂劇 小池徹平與柿澤勇人 連結不同命運的《死亡筆記本》 / 文字 沈亮慧 / 38
- 到台中歌劇院看音樂劇 《死亡筆記本》 嘹亮歌聲下的心戰與推理 / 文字 陳茂康 / 44
即將上場 Preview
焦點專題(一) Focus
- 進劇場.轉大人 / 文字 本刊編輯部 / 59
- 二代、科班、鐵粉 扮戲登台展青春 高雄少年歌子培育計畫 / 文字 陳茂康 / 60
- 發出自己的聲音 成為自己的樣子 九天民俗技藝團 X 阮劇團《禁區》 / 文字 張敦智 / 64
- 與孩子一同茁壯 讓彼此學習成長 邁入第十八屆的臺北兒童藝術節 / 文字 陳茂康 / 67
TSO精選 TSO Choice
話題追蹤 Follow-ups
- 無極限的劇場想像 讓世界走向台灣! 「2017世界劇場設計展」在台北 / 文字 陳茂康 / 72
- 劇場設計的藝術盛宴——劇場藝術節(Scenofest) / 文字 陶維均 / 76
- 咬牙辦展 讓台灣作品與世界爭輝 / 文字 陶維均 / 77
TSO專題報導
演出評論 Review
新銳藝評 Review
回想與回響 Echo
企畫特輯 Special
焦點專題(二) Focus
- 種出來的生活 織出來的路 瓦旦.督喜與TAI團員的一天 / 文字 樊香君 / 88
- 尋探傳統 照見未來 關於《尋,山裡的祖居所》 / 文字 樊香君 / 93
聚光燈下 In the Spotlight
企畫特輯 Special
- 一顆無形想像的球 一個無限可能的交流平台 第十五屆台新藝術獎頒獎典禮及講座側記 / 文字 陳茂康 / 96
- 獲獎團隊介紹與評審意見 / 文字 陶維均 / 98
特別企畫(一) Feature
- 藝綻繽紛在獅城——新加坡 / 文字 本刊編輯部 / 100
- 集中市區咫尺可達 趕場方便效率佳 前進!新加坡表演空間攻略 / 文字 胡錦偉 新加坡資深雜誌編輯 / 102
- 中國傳統、南洋扎根 華樂漂洋綻放 新加坡華樂發展速寫 / 文字 楊嘉維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音樂學碩士 / 106
- 在地化與多元化 繽紛中走向未來 新加坡華樂發展歷程與現況 / 文字 郭勇德 新加坡華樂團駐團指揮 / 110
- 穿梭在柳暗花明之間 淺談新加坡華語戲劇發展近況 / 文字 梁海彬 新加坡劇場工作者、戲劇教育工作者 / 112
- 新加坡劇場演員暨編導鍾達成 從業餘到專業 不退卻的劇場熱情 / 文字 陳茂康 / 115
- 邁向專業與精進之路 新加坡舞蹈時況 / 文字 Teresa Pee 新加坡獨立舞蹈工作者 翻譯 葉炫伽 / 118
- 新加坡舞人舞團藝術總監郭瑞文 舞蹈,讓我跟著心走「不同的路」 / 文字 張慧慧 / 122
- 等待一個觸底反彈的契機 訪新加坡藝術節總監王景生 / 文字 白斐嵐 / 126
四界看表演 Stage Viewer
- 當美術館成為避難所 比利時FC Bergman《應許之地》 / 文字 廖俊逞 / 130
- 在劇場,當我們討論政治 柏林新戲劇國際藝術節「民主與悲劇」 / 文字 廖俊逞 / 132
- 登上舞蹈新秀平台 劉冠詳驚豔歐洲舞壇 丹麥奧胡斯Spring Forward舞蹈節 / 文字 陳思宏 / 136
藝視窗 News
藝活誌 Behind Curtain
- 專欄 Viewfin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