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印象手記NOTE OF PHOTOGRAPHER
藝問藝答
焦點
台前幕後
- 太平蜃世的餘溫 小池博史的暖調警世寓言《春晝》 / 文字 黃琇瑜(倫敦城市大學藝術評論碩士後研究生) / 16
- 淸新詩與畫 台北首督「等待下一個故事」 / 文字 王凌莉(新聞工作者) / 18
- 無聲勝有聲 《無言劇㈠、㈡及揷曲》 / 文字 祁雅媚(本刊編輯) / 21
異人館
特別企畫(一) Feature
- 裝置的跨界表演 / 文字 本刊編輯部 / 27
- 自營商與服務業 當「舞台設計」遇上「裝置藝術」 / 文字 賴秉寰(國立藝術學院戲劇硏究所硏究生) / 28
- 互蒙其利!? 當「裝置藝術」遇上「劇場表演」 / 文字 陳珮眞(特約撰述) / 30
- 揮灑新視界 裝置藝術家的舞台經驗 / 文字 謝伊婷(藝術工作者) / 34
- 裝置藝術的形成 / 採訪整理 陳品秀(本刊編輯) / 38
- 從視覺藝術延伸出來的表演 專訪吳瑪悧談歷史沿革 / 文字 謝伊婷(藝術工作者) / 40
- 蔡淑惠:我的行動演出是從雕塑來的 / 文字 謝伊婷(藝術工作者) / 41
- 吳瑪悧:裡外都是總體藝術 / 文字 謝伊婷(藝術工作者) / 42
現象視察
表演賦比興
演出評論 Review
環球舞台
名家訪談
新視窗
回想與回響 Echo
- 危機=轉機 爲芭蕾創造環境 / 文字 吳素芬(台北室內芭蕾舞團團長) / 78
- 女人用男人的一年編一支舞 人體舞蹈劇場在柏林 / 文字 林冠吾(德國柏林學院戲劇系) / 80
- 1998、1999、《2000》 / 文字 郭佩霖(國立藝術學院戲劇硏究所碩士) / 82
- 亞維儂退燒後 / 文字 梁蓉(淡大法語系副敎授) / 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