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CF18台北國際合唱音樂節 首度舉辦大型國際合唱賽事
為了向國際推廣在地音樂、並向世界展現台灣的合唱實力,台北國際合唱音樂節在邁入第十八屆之際,隆重舉辦台灣首度大型國際合唱賽事──台北國際合唱大賽。
TICF18台北國際合唱音樂節
拉脫維亞Kamēr合唱團
7/27 19:30 南投縣政府文化局演藝廳
7/29 19:30 台北 國家音樂廳
奧地利LALÁ人聲樂團
7/29 19:30 屏東演藝廳音樂廳
7/31 19:30 台北 國家音樂廳
西班牙Kup合唱團
7/30 19:30 中壢藝術館音樂廳
8/2 19:30 國立臺南大學雅音樓音樂廳
8/4 19:30 台北 國家音樂廳
Kamēr&盧比安納音樂院合唱團
7/30 19:30 台北 國家音樂廳
斯洛維尼亞盧比安納音樂院合唱團
7/31 19:30 基隆文化中心演藝廳
8/1 19:30 台北 國家音樂廳
8/3 19:30 新竹市文化局演藝廳音樂廳
司徒加室內合唱團
8/1 19:30 國立臺灣體育運動大學中興堂
8/2 19:30 台北 國家音樂廳
8/5 14:30 台北 國家音樂廳
INFO 02-27733691
近年來,台灣多支優秀合唱團隊參加國際賽事皆獲金獎肯定,廣獲各界關注。為了向國際推廣在地音樂、並向世界展現台灣的合唱實力,台北國際合唱音樂節在邁入第十八屆之際,隆重舉辦台灣首度大型國際合唱賽事──台北國際合唱大賽。
自一九九六年舉辦至今,台北國際合唱音樂節為亞洲最大合唱盛會,本次邀請五支國外頂尖合唱團、十二組在地團隊登台輪番競演,於七月廿七日起至八月五日全台巡迴登場。同步舉辦的第一屆「台北國際合唱大賽」,更是經過五年醞釀、三年籌畫,終於在今年登場,八月一日至三日連續三日舉辦,八月三日於國家音樂廳舉行的大獎賽也將於網路直播、同步揭曉大賽總冠軍。
舉辦國際合唱比賽的構想,起初是由台北愛樂藝術總監杜黑發想,他多年來造訪世界各大合唱比賽擔任評審,杜黑說:「在歐洲,有許多歷史悠久的合唱比賽,這些比賽不但展現出了文化軟實力,更可以感受到他們對自身文化的自豪。台灣從來沒有舉辦過正式國際合唱賽事,我們希望藉由舉辦合唱大賽,以音樂會友,也展現出主辦國的合唱實力。」
台灣的合唱實力於亞洲名列前茅,卻還未曾舉辦過正式國際合唱賽事,台北愛樂音樂總監古育仲強調:「即使舉辦國際比賽花費甚鉅,但我們不能再等了!」此外,本次大賽是真正高規格的國際合唱比賽,與一般常見的合唱比賽不同,「從評審名單中有布斯托、松下耕、帕羅薇琪等十位國內外知名合唱大師擔任評審,即可讓人期待,也足見其公信力。」雖然初次舉辦比賽即吸引八個國家╱地區的五十一支團隊報名、共兩千人參賽,但古育仲並未自滿,「未來一定會繼續舉辦,持續擴大規模,繼續提高台灣的國際能見度。」
本賽事更與波蘭克拉科夫國際合唱節、義大利里米尼國際合唱大賽和東京國際合唱比賽結成聯盟,明年將共同舉辦世界合唱冠軍賽(World Choral Championship),邀請四大賽總冠軍同台競逐世界冠軍頭銜。
曾獲兩屆歐洲合唱大獎賽總冠軍,連續廿五年奪下拉脫維亞全國合唱大賽冠軍,襲捲全球的Kamēr合唱團睽違三年再度訪台。除了冠軍神團,古典樂迷引頸期盼已久的德國職業天團司徒加室內合唱團(Kammerchor Stuttgart)亦在歡慶創團五十周年時再度來台,將帶來高難度的十六聲部彌撒曲,挑戰人聲交響極限。此外,更首度邀請西班牙Kup合唱團(Kup Taldea)、斯洛維尼亞盧比安納音樂院合唱團(KGBL Chamber Choir)及奧地利LALÁ人聲樂團(LALÁ Vocalensemble)來台獻唱。閉幕音樂會則由來自匈牙利的駐節指揮嘉保.豪勒隆(Gábor Hollerung)領軍演出威爾第《安魂曲》,邀集耿立、陳珮琪、孔孝誠及王禹橋等一流獨唱陣容,與台北愛樂合唱團、節慶合唱團、國防部示範樂隊及台北愛樂青年管弦樂團高達四百人陣容磅礡登場。
除了音樂會與大賽,台北國際合唱音樂節同時還有合唱音樂營、指揮研習營、大師班及十二場精采講座。今年也依循推廣精緻合唱普及化傳統,在國立臺灣博物館本館、台大醫院東址大樓、中影商業大樓演講廳、國泰置地廣場、板橋車站B1廣場、艋舺教會舉辦免費「午間音樂會」和「大師班音樂會」,歡迎喜愛音樂的朋友們前往欣賞。
【欲知更多詳情,請見《PAR表演藝術》雜誌2018年7月號「即將登場」〈2018台北國際合唱音樂節 首度舉辦國際大賽 人聲魅力再升級〉;免費下載《PAR表演藝術》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