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宜蘭中興文化園區「藝術自造祭」 邀請民眾看戲、入戲、自己做戲
「2018藝術自造祭」以「戲劇自造」為主題,結合舞台劇、布袋戲、北管、偶戲、馬戲、魔術表演等元素與宜蘭在地歌仔戲曲豐富資源,邀請民眾進入戲劇現場,體會戲劇製作的各種細節。
2018藝術自造祭
9/22 -10/14
宜蘭 中興文創園區有料倉庫、戲棚下、南榕廣場(宜蘭縣五結鄉中正路二段6-8號)
Info www.2018artmakerfestival.com.tw
二Ο一七年開辦的「藝術自造祭」,接續上一屆工藝主題,今年將在宜蘭中興文創園區展現戲劇製作的多樣面貌。展覽會場「有料倉庫」是前「中興紙廠」中的散漿機房及儲漿倉庫,策展人羅健毓表示:「整個倉庫面積六百坪,約為台北松山文創園區單一倉庫的兩倍,加上要以靜態的方式呈現表演藝術的眉眉角角,真的很困難!」
位於宜蘭五結鄉的中興文化創意園區,其歷史可回溯至一九三五年創立的「臺灣興業株式會社」,國民政府接管後轉為國營「臺灣中興紙業股份有限公司」,其製紙技術主要用於生產新聞紙及各項文化和工業用紙,如鈔票、報紙、獎券和衛生紙等,規模不僅是當時台灣規模最大的造紙工廠,生產量更是東南亞第一。二ΟΟ一年受到國際經濟情勢影響,紙廠結束營業,直到二Ο一四年才由宜蘭縣文化局接手規畫整理。說到老廠房再生運用,宜蘭縣文化局長李志勇表示:「這裡一直都是造紙、生產文化的地方,現在紙廠轉為文創園區,孕育文化的功能沒有改變。」
「藝術自造祭」為宜蘭中興文創園區年度主打活動,今年以「戲劇自造」作為核心主題,除了主題展區,亦規畫「表演」、「自造推廣」及「戲劇工作坊」三大系列活動,讓民眾不只看戲,還可以「入戲」,一起動手玩,製作一齣屬於自己的劇碼。活動內容不但強調宜蘭最珍貴的歌仔戲傳統,還匯集了布袋戲、偶戲、馬戲等各式劇種,一共推出了四十場以上的節目。
特別的是,這次主題展打破純粹觀看的模式,民眾可以自由移動舞台排練用的木箱Cube及戲劇道具,排列出自己想像中的場景故事;劇本區則邀請大家讀劇,寫下感受,一起來當說故事的人;配樂區以「鑼鼓經」打擊互動遊戲合奏歌仔戲「南光調」,趣味十足。此外,文化局還邀請了世界劇場設計(WSD 2017)燈光設計金獎得主鄧振威,設計互動體驗燈光,引導民眾走進暗房,體驗明暗切換之間所展現的各種情緒;而獲金鐘獎最佳美術設計、國際曼谷藝術節最佳藝術指導的服裝設計師李育昇則展示其經典創意的傳統戲服作品。李育昇坦言,自己雖非科班出身,卻是傳統戲曲愛好者,各種戲曲知識平時都有在研究。他亦說明,為傳統戲曲設計服裝最大的考量是「輕巧」和「換穿方便」,這次在中興展出,讓他想起自己曾以類造紙纖維材質設計的作品,在這次的展覽中皆有呈現。
除了主題展區,「表演」活動包含了FOCA福爾摩沙馬戲團、進港浪製作、漢陽北管劇、Allure、佛光大學國樂及打擊社等團隊,每週帶來精采音樂及舞蹈演出;為了呼應宜蘭為歌仔戲的原鄉,主辦單位特別邀請「蘭陽戲劇團」每週六日駐點演出新編歌仔戲《玄狐傳說》,透過互動式劇情拉近演員與觀眾的距離,展現歌仔戲活潑的一面。最受大小朋友喜愛的「自造推廣」活動匯聚了重擊現實打擊樂團、林午銅鑼、蘭陽舞蹈團、五洲掌中戲、無獨有偶工作室等在地深耕的宜蘭團隊,設計出不同年齡層都可參加的戲劇表演課程。有戲劇製作基礎的朋友們則可以期待「戲劇工作坊」,深入探討文本與戲劇相關的議題。